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爆发对许多企业来说仍然过于超前
2017-04-14 15:48:48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作者:【
关键词:基础架构 企业数据 爆发
 
理论上,云爆发是应对资源需求突然增加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但是许多企业的当前架构或者兼容性并不能保证这种方式正常工作。

  理论上,云爆发是应对资源需求突然增加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但是许多企业的当前架构或者兼容性并不能保证这种方式正常工作。

  对于云爆发架构来说,企业在私有云或者数据中心中运行应用,如果出现计算需求突然增加的情况,那么该应用将会被转移到公有云中。

  理论上,云爆发能够帮助企业临时将本地负载迁移到公有云中,因此这种架构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资源需求突然增长的问题,情况稳定下来之后再恢复原状——这是一种响应快、效率高的IT基础架构。

  但是想要实现负载的无缝迁移并不容易。对于某些企业来说,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的基础架构存在缺陷。

  企业还需要考虑私有云——或者传统的本地系统——和公有云提供商之间的兼容性。企业经常需要面对由于兼容性问题导致云爆发架构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基础架构差异
  事实上,云爆发所需要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企业数据中心的底层基础架构和公有云的底层基础架构存在很多基础性差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技术厂商为企业提供了能够在本地使用的公有云特性,比如微软推出了Azure Stack,这是一种私有云服务,而Oracle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Oracle Could Machine。

  VMware用户想要在公有云使用和本地数据中心相同的虚拟化基础架构。确实,用户现在能够在AWS和IBM SoftLayer中运行VMware软件,但是尽管这些云产品和VMware能够兼容,但并不是一种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管理员必须从成本方面考虑是在云中运行VMware软件,还是将数据中心的现有硬件资源重新分配。微软和Oracle用户也存在类似问题。换句话说,云爆发所带来的问题和额外开销是否值得?

  其他阻碍云爆发发展的问题还包括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缺乏底层兼容性。由于云爆发的这些潜在风险,许多IT专家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相反,他们可能会倾向于混合云架构,寻求本地和云基础架构之间的兼容性。

  管理员还必须考虑缺乏特性兼容性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诸如AWS这样的公有云已经超过了所有私有云产品。如果企业想要使用parity特性,那么是无法在AWS和私有云之间实现的,两种云之间无法为这种特性提供兼容性,因此当需求超出现有计算能力时,云爆发并不是一种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现实情况
  现在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是否需要私有云或者传统基础架构?为什么不推动公有云快速发展,使得云爆发变为可能?

  一些现实因素包括:

  私有云——以及传统基础架构——通常性价比并不高,因为企业必须购买和管理硬件以及软件。对于大部分坚持使用本地基础架构的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控制权限,不只是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威胁活动的变化使得基础架构的物理位置变得并不像之前那么重要。任何能够从外部访问的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不论是企业还是云——因为本质上攻击都是随机的。并且公有云通常不会受到普通漏洞的影响。

  云兼容性非常差。如果私有云厂商和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之间不进行紧密合作,那么很难实现不同种类云之间的兼容性——尽管也存在Azure Stack和Oracle Machine这些例外。

  “纠结于”部署模型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并且产生更多开销。这些问题并不会表现在PPT上,但是在现实世界,这些错综复杂的混合云关系非常难以部署,更加难以操作。即便企业能够使用云爆发将应用转移到公有云中,但是这个过程中节省的费用也会被花费在聘请其他员工维护整个架构方面。

  即便我们不愿意相信,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云爆发架构还是过于复杂和昂贵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其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个结论可能会让很多人回想起2009年,那时候云爆发还只是出现在云计算的演讲中。而现在,情况依然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区块链:这项颠覆性技术将如何改..
下一篇2017年6大关键云认证,你知道几个..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