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2017年IT基础设施的发展策略与趋势
2017-04-18 13:58:07 来源:机房360 作者:【
关键词:IT NVMe 闪存
 
如今,数据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企业正在努力寻找更多的存储空间,可以分析多少数据等。这就是为什么数据管理已经成为主流的原因,以及为什么IT基础架构的感觉已经转变:曾经被认为是商品,如今已经成为企业构建应用程序,并从关键任务数据中获得洞察的平台。

  如今,数据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企业正在努力寻找更多的存储空间,可以分析多少数据等。这就是为什么数据管理已经成为主流的原因,以及为什么IT基础架构的感觉已经转变:曾经被认为是商品,如今已经成为企业构建应用程序,并从关键任务数据中获得洞察的平台。

  虽然云计算的未来继续占主导地位,但事实却截然不同。随着2017年的来临,预计会从全面的炒作转向讨论更好地推动公共云,并优化基础设施,以适应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以下是2017IT基础架构发展趋势:

  重新关注混合云

  与流行的观点相反,公共云没有吞噬大部分工作量和应用程序,而如今在公共云中只有20%的工作负载。而调研机构IDC公司认为,随着企业开始退出实验,并优化存储策略,预计2017年之后的市场增长将放缓。

  市场增长减缓有多个因素,其中包括对供应商锁定,安全性,可访问性和成本的担忧。专家表示,公共云和私有云将长期共存,大多数数据中心将是公共云(IaaS/PaaS平台,如AWS和Azure)和私有云的组合。虽然公共云通常可以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弹性,实验,归档和灾难恢复等功能,但私有云将在更可预测的性能关键型工作负载(公共云中的延迟更高,带宽更昂贵)以及何时在公共云中使用专有算法或数据存在安全问题占据优势。

 许多客户几乎盲目地将IT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移动到公共云上,而却没有真正了解成本和运营意义。专家认为客户应该继续更好地检查公共云实际情况,并定义公共云中的哪些服务和工作负载应保持在高度优化的,具有弹性的内部部署技术,专门的SaaS或更具安全性的私有云上。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开始将战略基础设施视为竞争优势。差异化将在于让企业自己的私人数据中心更快地分析数据,发现新的见解,并提供新的产品和体验。

  2.AFAS与NVMe进行的另一次飞跃

  NVM Express是用于CPU到闪存通信的下一代存储器类协议,它准备推动存储行业向NVMe架构的转变。分析师预测,即将实现下一代闪存性能和密度的NVMe将在2019年之前成为闪存的领先接口协议。消费者设备的关键数量已经转移到NVMe,企业不会坐等落后。

  当前的存储系统使用传统的SCSI或SAS协议,当采用闪存设备时,会出现瓶颈并导致性能延迟。NVMe协议具有消除SCSI硬盘瓶颈的希望,带来高达64K队列的大规模并行性和无锁连接,可以为每个CPU内核提供对每个SSD的专用队列访问。具有内部NVMe的存储阵列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增加带宽,并让延迟更低,以及具有更高的密度和更大的整合,这些所有工作负载成本都将降低。

  如今,传统的磁盘供应商终于搭上了闪存技术的便车,但是为专门设计的闪存阵列(AFAS)大多数采用了改造策略。不幸的是,对于客户而言,改装阵列不是为NVMe设计的,或者不是闪存技术的创新技术,这意味着任何投资改装阵列的厂商都将面临昂贵的刷新周期和痛苦的升级。

  任何想要利用其数据的企业都需要NVMe解锁的大规模并行性,以及把握未来的技术进步,这些技术例如超密度SSD硬盘,现代多核CPU,新内存技术和高速互连等技术。

  3.成本不确定性可能阻碍云计算的采用

  虽然公共云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弹性,工作量的短暂爆发可以在AWS中快速轻松地解决。但从长远来看,公共云将无法提供企业首席信息官需要的成本确定性。

  从IT角度管理公共云部署所获得的简单性几乎被成本管理的复杂性所抵消。基本上,管理员的技能已经被管理预算所取代了。云计算的财务管理工具数量庞大,这一趋势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首席财务官正在参加像AWS公司举办的行业会议,渴望了解IT预算的使用和使用方式。

  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数据将在2017年及以后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使IT基础设施和数据管理成为全球各大公司所关注的问题。这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企业开始在云中使用人工智能
下一篇GPU云实例有益于计算密集型应用 ..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