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一边疯狂降价,一边频频出错,云计算是否真如水电?
2017-06-19 17:16:26 来源:51CTO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Gartner数据显示,2016年IaaS市场规模已达到253亿美元,并有望在2018年达到450亿美元。IaaS市场潜力逐步拓宽,云市场的巨头们也开始纷纷亮出大招,在降价和优惠政策上做文章。
  Gartner数据显示,2016年IaaS市场规模已达到253亿美元,并有望在2018年达到450亿美元。IaaS市场潜力逐步拓宽,云市场的巨头们也开始纷纷亮出大招,在降价和优惠政策上做文章。
  从2006年发布云产品至今,亚马逊AWS共宣布了52次降价,平均每年5次以上。这也掀开了云计算厂商的价格之战。
  从2014年开始,阿里云每年降价十余次,年降幅高达30%。去年10月,阿里云宣布再次下调价格,核心云产品的最高降幅达50%,包括云服务器ECS、云数据库RDS、云存储OSS及云安全产品等。今年3月深圳云栖大会上,阿里云CDN降幅最高达35%,单价下降到0.17元/GB,成为业界价格最低,并因此间接影响到传统CDN的老大网宿科技在第一季度财报中的急转直下。
  也是在去年同一时期,以腾讯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移动沃云为代表的传统电信运营商,以及以青云为代表的创新科技公司纷纷耐不住寂寞,开始进入降价"狂欢"。
  边降价,边出错,用户可玩不起
  各大云计算厂商在降价策略上,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从实质上来讲,这种策略往往是迫于竞争压力,不断向用户市场宣传自身产品的惯用手段。只不过,在这场价格游戏竞赛中,总有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企业用户而言,近几年,国内各大云供应商先后出现云服务宕机问题,有时甚至严重影响了用户自身利益。
  2014年11月2日下午,腾讯云服务器出现了6分钟的访问故障。腾讯云网站响应速度慢,图片打不开,并出现无法登录管理中心控制台等问题。2015年6月21日,阿里云香港节点当天9点30分左右突然全线崩溃,截至当晚22点才逐渐恢复。2015年9月,亚马逊AWS宕机,首先是亚马逊DynamoDB服务出现问题,此后亚马逊其他服务也受到影响,同时波及很多著名网站。2016年3月,亚马逊AWS再次发生服务停摆事故,前后维持了近20分钟。
  进入2017年3月,亚马逊AWS再次宕机,包括BusinessInsider网站在内,很大一部分互联网都出现瘫痪,官方解释是AWS的计算机存储服务S3遇到重要的技术问题。也就是在这个月,国内供应商相继发生故障事件。如3月30日的青云北京2区机房电力故障引发部分网关设备及计算节点重启。
  实际上,早有网友不断吐槽,使用公有云服务也有风险和弊端,一旦云服务宕机,大批企业客户就会受到牵连。而据目前的云服务实践现状来看,"低价的公有云服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便宜,一旦故障发生造成的损失则间接抬高了成本"。
  公有云成本凸显,降价成噱头
  国外研究机构RightScale报告中指出,很多企业用户在云服务时,往往会选择混合云的方式,即在单一的环境中至少使用一种私有云和一种公有云。这是因为,公有云在灵活性、可扩展性、高性能和低成本方面优势明显,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劣势,一个是安全问题,而另一个则是不可预测的成本问题。
也就是说,按需付费虽然确实降低了公有云的使用成本,但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了一些难以预料的支出。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将数据从某一云端迁移的过程在价格上有时高得惊人。
  假设一家企业用户需要将100个系统应用以及在其之上负载的相关数据迁移到一个公有云上。用户需要付给供应商在计算和存储服务上一定的使用费用,当然,这部分费用在用户获得这部分资源服务时是预先设定好的。
  接下来,系统将以特定的使用模式开始消耗这些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随着系统的改变这些资源的消耗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这时无论用户最初使用这类服务的价格设定是多少,用户每月所付费用将随着系统的运行开始不断上涨。随着数据开始自然累积,系统需要进一步升级和迭代,开发人员在系统维护时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以上这些因素都意味着尽管使用模式变化缓慢,但如果用户使用的服务超出预估,以不同的速度使用服务,或者添加一个新服务,那么用户成本实际上是不断增加的。
  除此之外,尽管供应商一般会选择在计算和存储价格做出降价调整,包括网络、工作负载和数据分析在内的其他云服务在价格上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也就显得用户需要提前获得较低价格,而供应商在面对云服务频频出错的问题解释上有些冠冕堂皇。
  抛开成本,混合云是否最优选?
  作为倡导混合云服务的戴尔曾表示,如果某一应用程序拥有显著的特点并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其在公有云上的运行成本会更高,通常会高达三倍左右,此种类型的应用程序放在私有云上反而成本更低,并且让企业在自有的数据中心对它们具备更强的管控能力。
  此外,公司在电子化探索工作中通常会涉及到操纵全世界范围内TB或PB级别的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将所有数据并将其迁移到云端亦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下,公有云方案就显得难以落地。
  而且从安全可控自有的角度来看,私有云总体拥有成本绝对比公有云会更便宜。
  不过,对用户而言,选择公有云还是私有云服务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数据显示很多公司都会选择至少一种公有云和一种私有云服务。说白了,公有云与私有云优劣势并存,如果将已经使用的云计算资源抛开的话,托管私有云还是比公有云成本更高。
  算来算去,想必用户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专注于初始价格和服务的可用性,只能为用户在短期内节省成本,而用户更需要关注价格以外的因素,建立一套可行的成本指标和成本管控体系,在长期目标上实现总拥有成本的降低才是硬道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计算产业风生水起 赋能与生态成..
下一篇云计算时代来临 亚马逊欲收购福布..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