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采用存储即服务优化混合云平台
2017-07-13 15:59:28 来源:机房360 作者:【
关键词:SaaS 谷歌 HIPAA
 
在混合云计算中,存储数据的位置对整体性能有重大影响。用户需要了解SaaS如何解决混合云数据管理和延迟问题。
  在混合云计算中,存储数据的位置对整体性能有重大影响。用户需要了解SaaS如何解决混合云数据管理和延迟问题。
  通过云爆发的能力,混合云平台提供了巨大的计算灵活性。但是,混合云数据的适当放置以及在公共云和私有云中的快速访问对IT团队构成了挑战。然而,作为服务的存储可以提供帮助。
  云爆发的困境
  云爆发的根本问题是数据经常处于错误的云环境中。对于许多应用程序(如Web服务和媒体传输)来说,最好将数据复制到公共云和私有云。数据集主要是静态的任何应用程序,都适用于此模型,并且还有可以自动执行复制过程的软件。
  但是当数据集处于活动状态时怎么办?一些IT团队对于延迟问题只能选择适应。但是这减少了云爆发的许多好处。或者,组织可以探索某些数据定位技术来减少延迟。
  将云计算想像为一个连续的服务
  将云计算想像为一个连续的服务。如果在混合云平台的多个区域中存在数据副本,无论是活动的还是静态的,都支持弹性和不间断计算。如果内部私有云不可用,用户可以将整个工作负载分解到公共云,而不会丢失服务。
  这为用户提供了两个数据管理选项。一个是将主要数据复制在内部部署数据中心,并连续复制到公共云。在云爆发期间,将数据写入云计算平台,然后同步到另一个副本。然而,这个模型仍然有写延迟和小窗口,数据元素可能不同步。这使得编程变得更加复杂。
  另一个选择是将主数据副本保存在公共云中,并找出一种加速内部计算工作负载访问该数据的方法。这就是存储即服务(SaaS)成为混合云计算的有效模型。
  SaaS在混合云平台中的作用
  诸如Zadara Storage公司和Velostrata公司这样的SaaS供应商在公共云中提供空间,通常是租赁大型供应商提供的公共云服务,如AmazonWebServices或谷歌云。这可以解决爆发性工作负载的数据可用性和延迟问题,并允许用户在多个地理区域中复制数据,以增加灾难保护。
  为了解决内部数据中心的延迟问题,SaaS供应商在客户站点部署缓存系统,该系统针对快速传输和深度缓存进行了优化。高速缓存保留内部系统使用的热数据副本,并且还用作内部部署私有云中更改的数据的写缓存。
  这些缓存系统是很智能的。他们学习数据流模式,并预测工作负载需求,以实现高缓存命中率。这种缓存能力是SaaS供应商的主要区别。
  为了实现高速缓存,SaaS供应商提供或推荐缓存引擎配置。具有最高性能级别的用户使用全闪存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快速串行连接的SCSI固态硬盘。它们还使用大量的动态内存,作为索引表和压缩原语的存储,这些对象是多个对象中使用的数据段。
  数据以高度压缩的形式在内部缓存和公共云之间移动,这显著降低了混合云平台中的延迟和流量。写入缓存引擎的数据被压缩,然后存储在公共云中,并在那里被复制。这个数据通常被认为是热数据,所以它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被保存在缓存引擎中。
  SaaS架构中的所有数据在写入缓存引擎时都被加密。在更先进的系统中,用户拥有保留HIPAA合规性的密钥。在压缩之前,还可以使用扩展元数据对数据进行标记。一些系统(如Rubrik),使用这种方法提供增强的搜索和数据操作。
  SaaS供应商(如Velostrata和Zadara Storage)提供了各种服务级别。在这种情况下,租用公共云空间的成本相对较低,特别是数据压缩,因此其低廉成本使得SaaS更具吸引力。尝试这些服务的成本也很低,企业可以在试用期来进行一些测试。
  在为混合云平台部署SaaS之前,还需要从企业感兴趣的供应商那里获得一些客户推荐。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品高云SDN vs OpenStack云网络
下一篇拥抱多云产:企业如何管理多供应..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