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环境面临的十二项安全问题
2017-12-01 15:11:56 来源:黑客与极客 作者:【
关键词:CSA USB驱动 DSOS
 
云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值得仔细梳理,供大家参考参考CSA在RSA发布的云安全面临的十二大威胁。

  云环境下的安全问题值得仔细梳理,供大家参考参考CSA在RSA发布的云安全面临的十二大威胁。

  企业对于云计算并未袖手旁观,他们考虑是否冒着风险将应用和数据进行上云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安全问题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首先要做的是评估云环境面临的风险,评估面临的风险优先级。

  在上周(译者按:2016年3月)的RSA大会上,CSA(云安全联盟)发布了“云计算12项威胁”的主题,列出了2016年云用户面临的12大安全威胁。

  CSA警告道:“云服务的共享、按需所取的特性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足以抵消云计算带来的任何红利”。如CSA之前的几项报告所示,云服务的的特质容许用户绕过组织已有安全策略去通过影子IT服务建立自己的账户,必须采取妥当的控制措施。CSA的执行副总裁J.R. Santos谈到:“云计算12大威胁的发布反映了此前在管理层面缺少相关考量”。

  一、 数据泄露

  云环境同传统企业网络一样面临着同样的众多安全威胁,但由于云服务存储着更大量的数据,云服务提供商越来成为了更重要目标。所面临威胁的严重性来源于所保护的数据资产如果发生泄露产生的危害性,虽然对于涉及泄露个人财务信息的事件更吸引世人眼球,但是发生在健康信息、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领域的安全事件后果更严重。

  当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后,公司可能面临罚款、法律诉讼或者背后衍生的黑产交易,商业违约调查和对客户的通知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另外代理的间接影响包括未来数年内的品牌信誉损失和丢失商业机会。

  不同的云服务环境均采用部署不同的安全控制策略来保护,但是最终客户有责任保护自己的云上数据。CSA建议客户使用多种认证手段和加密措施以防止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

  二、 使用证书和认证体系

  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的攻击的源头经常是简单身份认证体系、弱口令和简单的密钥或证书系统。云上客户经常根据内部人员的角色身份认证系统应用不同的权限,但是需要关注的是:人员工作内容变更或者离开部门时经常忘记移除相应的用户权限。

  多因素认证系统例如一次性密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智能卡可以使攻击者更难以通过所窃取的口令登录系统达到保护云服务的效果。开发人员经常会犯在源代码中嵌入口令认证信息或者密钥,然后在无意间发布在类似于GitHub这样的公开源代码平台发布。认证口令需要被妥善保管且需采用具备符合安全性的公钥基础设施。定期更改口令策略以让攻击者难以有效利用从公开渠道获取的口令。

  对于规划使用云服务商提供认证平台的客户,需要了解服务商采用何种措施来保护认证平台。统一集成认证方式其存在一定风险。客户需要权衡采用此种方式的便利性和这将使得资产成为攻击者的高价值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 外部接口和API攻击

  几乎每个云服务及应用均提供API服务。IT团队使用接口和API去管理和调用包括云资源、管理、服务编排和镜像等云服务。这些云服务的安全和可用性依赖于API的安全性。CSA警告第三方服务依赖于或者调用这些接口服务时,客户一旦引入更多的服务或者认证时,面向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由于API和接口大都对外部互联网开放,几乎是暴露是系统暴露在最外围的部分。CSA建议视此视为“防御和监测的第一道前线”进行充足的安全控制和防范。此外对应用程序和系统进行威胁建模、数据流分析和架构设计也应成为应用开发生命周期的重要一环。同时CSA也建议展开代码review和严格的安全渗透测试。

  四、 存在弱点的系统漏洞

  系统漏洞或程序中的安全缺陷问题由来已久,但是随着云计算引入的多租户模式后果越来越严重。不同租户间的内存共享、数据库以及其他的邻近资源产生了新的攻击面。CSA认为值得庆幸的是系统漏洞层面的攻击可以通过传统的IT运维环节来缓解,目前的最佳实践包括常规的漏洞扫描、尽快的漏洞修复和快速应对所报告反馈的漏洞和威胁。

  根据CSA报告,降低系统漏洞风险的花费经常“相比于传统的IT成本少得多”。相比于所面临的破坏后果,让IT去处理风险和修复漏洞所或者的支持援助还是过少。CSA建议传统行业需要尽可能的将漏洞快速修复的工作通过固化至自动化工作流程或者通过持续闭环实现。技术团队应记录和回顾在应急处理修复漏洞时的各项变更实施过程。

  五、 账户劫持

  网络钓鱼、欺诈和软件存在的漏洞在云环境仍然有效,使用云服务因攻击者可以窃取活动、操作业务和修改数据从而增加攻击面。攻击者也可使用云服务发起其他对外的攻击。

  CAS认为现有的深度防御保护策略存在被此种方式绕过的缺口。租户应当阻止共用用户和服务之间的账户信息并启用多因素认证模式。为实现业务可被监测至个人用户粒度。个人账户、服务账户均应当被监测。当然一切的关键在于保护账户认证信息不被窃取。

  六、 内部恶意行为

  内部威胁来源于存在多处:在职或者离职员工、系统管理员、外包人员、商业伙伴。恶意行为包括从数据窃取到报复行为。在云环境中,内部人员可以摧毁整个IT基础设施或进行数据的操作。依赖于单独的云服务提供的安全系统,例如加密服务仍然处在极大的风险中。

  CSA建议租户合理控制加密程序和口令,区分使用者责任、利用最小权限原则。同时启动日志记录、监测、审计管理员活动也很重要。

  CSA进一步解释道,很容易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的误操作视为“恶意行为”,举例来说有可能管理员有临时拷贝包含敏感内容的用户数据库至可公开访问的服务器行为。此举会泄露更大的攻击面,需要通过适当的内部训练和管理制度来避免这样的错误对云环境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七、 APT寄生虫

  CSA形象的比喻高级可持续攻击(APT)为“寄生”形式的攻击,攻击行为潜藏入系统占领一处“据点”,缓慢地、长时间小批量窃取数据和其他知识产权的内容。

  由于APT攻击通常在网络边界发生,且夹杂在正常的流量中难以识别。主流云服务商虽提供先进技术来防止APT攻击渗透其基础设施,但是顾客也需在其自己的内网系统中一样,尽力检测云环境存在的APT攻击。

  常见的突破点包括鱼叉式攻击、直接漏洞攻击、USB驱动预装病毒以及通过第三方网络的跳板。CSA建议训练雇员识别钓鱼攻击。

  常见的IT安全意识培训让员工保持警惕以减少将APT攻击带人内部网络之中,同时IT部门需要持续关注最新的先进攻击手段。

  八、 数据永久丢失

  随着云计算的逐步成熟,因供应商失误导致的数据丢失的事件报告逐步变得稀少,但是恶意攻击者已经知道永久删除云上数据来损害公司利益,同时云数据中心同任何设施一样,同样面临着自然灾害的隐患。云服务商建议通过异地容灾备份机制来维护应用和数据作为加强保护措施。秉承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演练的最佳实践,很有必要采用合理的备份机制。在云环境中日常数据备份和离线存储的仍然至关重要。

  防止数据永久丢失的责任并只由云服务商承担,一旦客户在数据上云之前对此进行加密操作,客户必须妥善保管密钥,否则一旦密钥丢失,这些数据也将完全丢失。

  审计策略经常规定组织应当保留一段时间的审查记录和材料。丢失这些数据可能在监管方面产生严重的后果,最近颁布的欧盟数据保护法规也对数据破坏和个人数据泄露有适当的要求,需了解这些法规以避免犯错。

  九、 积极性不足

  CAS警告道:用户机构组织在上云时并非完全了解云环境及其相关风险可能导致“大量的商业、金融、技术、法律和合规性风险”。当组织机构尝试云迁移或者同其他公司在云上的一些合并动作时应当多加留意。例如:用户如果没有详细检查相关云业务合同将导致在数据丢失或者泄露时,不能及时清晰明确供应商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果公司开发团队缺乏云相关的技能时就将应用部署在云上将导致未知运维和架构问题。CSA提醒上云客户必须尽职尽责地去理解他们使用的云服务面临的风险。

  十、 滥用云服务

  云计算资源可以被黑色产业链利用进行譬如在攻击时使用计算资源进行破解、运行ddos攻击,发用垃圾邮件、发送钓鱼邮件、发布恶意内容等。

  云服务提供商需要识别这些滥用资源的行为,例如识别网络流量中是否存在ddos攻击,为客户提供安全检查工具去评估客户云环境的安全度。客户也应确保服务商提供了相应的检查机制。虽然有时候客户不会被这种类型的恶意软件直接感染,但是滥用云服务的情况会对影响服务可用性和导致数据丢失。

  十一、 DDOS攻击

  Ddos攻击数年来时有发生,但是近年来由于对云服务的可用性造成影响而饱受关注。系统会因DSOS而运行缓慢或者服务响应超时。报告形容到:“遭受ddos攻击时就像在高峰路段发生的堵车情况,你被卡在唯一的通道,但是你束手无策却只能坐下耐心等待”。

  Ddos攻击在按需付费场景下会消耗处理大量的系统资源,客户或许不得不对此支付高昂的费用。伴随着常见的大流量式的ddos攻击,客户也需注意到另外一种攻击面–在web和数据库应用层面的ddos攻击。

  云服务提供商在处理ddos事件比客户大都得心应手,关键在于提前演练计划,在事件发生时降低事态,让管理员处理这些事情也可以获取到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十二、 共享技术带来的威胁

  共享技术中的漏洞给云计算构成重大威胁,云服务提供商共享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等,如果漏洞在任何一个层面发生,均会波及每个客户。报告显示“一个漏洞或一次错误的配置将对整个云服务商层面造成危害”。

  如果一个内部组件发生损害,例如hypervisor层,共享平台组件、应用。将会导致整个云平台发生危害。CSA建议对此使用深度防御体系,内容包括对主机的多因素认证、基于主机和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使用最小权限原则,合理的网络划分,及时更新补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云计算产业到2020年将达到104..
下一篇零售与云计算领域优势明显 华尔街..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