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服务烧钱模式已成末路,该拿什么拯救财报?
2018-04-02 20:16:57 来源:钛媒体 作者:【
关键词:财报 云服务
 
一直以来,融资、烧钱在互联网行业里相当普遍,尤其是在2C领域。但同样是烧钱,也有烧得值不值之分,京东看似是在烧钱,但至少提升了物流配送体验,让用户产生了认可。但很多互联网企业,特别是2B领域,钱烧了不少,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直以来,融资、烧钱在互联网行业里相当普遍,尤其是在2C领域。但同样是烧钱,也有烧得值不值之分,京东看似是在烧钱,但至少提升了物流配送体验,让用户产生了认可。但很多互联网企业,特别是2B领域,钱烧了不少,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2018年3月22日,金山软件发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金山云第四季度营收为4.019亿元,号称在云服务行业排名第三,仅次于阿里云、腾讯云。但实际上,一边融资一边打价格战的金山云,前三个季度营收仅9个多亿就亏损了6亿元。这样的“行业第三”含金量有多大?对金山云自身的发展又有多大的意义?在竞争激烈的云计算市场里,烧钱模式如果不能带来收入上的快速增长,转换不成竞争壁垒的话,融资、烧钱就彻底沦为一场“表演”了。

  或许,2C领域简单粗暴的烧钱模式,已走向末路,在边际效应式微的背景下,未来只有回归商业本质,高筑墙,广积粮,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不再奏效,烧钱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了

  近年来,互联网烧钱、补贴的行为极为盛行。很多行业一旦陷入无休无止的烧钱大战中,结果就成了“拼钱”的游戏,能融到下一轮钱,就可以生存下去,融不到钱的话,就只能被迫退出。这种玩法已经饱受业界批判,甚至投资圈儿也被戴上了“帮凶”的帽子。而现在,这一模式似乎要寿终正寝了,靠烧钱骗来的市场终难站稳脚跟。

  最近,滴滴做起了外卖,美团干起了打车,司机和乘客都翘首期待,等着薅羊毛。滴滴如临大敌,虽然程维喊出了“尔要战便战”的豪言,但心里面可能早就打鼓了。因为滴滴一统江湖后,并没有在出行产品和服务端建立起竞争壁垒,形成用户的忠诚度和黏性,一旦有新的对手进来大打补贴牌,就很容易造成司机和用户的流失。

  当然,美团这次杀进来,并非是以完全同质化的打法抢用户,补贴的力度也不及当年的滴滴Uber大战。可见,美团已经意识到了,单纯的烧钱是不可行的。

  文章开头提及的金山云,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金山云是云计算领域的新星,背靠小米、金山两大生态支持,2018年伊始就完成了7.2亿美元D轮融资。有了资本的底气后,金山云就在市场上玩起了持续降价。但事实上,云服务市场的价格早已跌破成本,任何企图以负毛利抢占市场的降价行为都将深陷烧钱游戏中难以自救。

  金山云的低价策略最终换来的成绩单并不好看。我们梳理了一下金山云2017年四个季度的营收,分别为2.68亿元、3.04亿元、3.58亿元、4.019亿元,从营收增长上看,烧钱并没有带来爆发式的增长,甚至有的季度环比增长率还出现了负值。按照金山云的公告称,2017年前三个季度,营收9个多亿,亏损就达6亿元,全年营收13亿多,亏损额估计会达到7到8亿。可见,在云服务市场里,烧钱抢市场正成为一个伪命题。

  同样的例子还有共享单车,凭着一轮轮融资和车辆投放,摩拜与OFO坐稳了老大、老二的位子,本来可以高枕无忧,结果两家纷纷在后续融资上掉链子,年前双双被爆出资金链紧张的消息,被质疑挪用押金。而融资竞赛尚未结束,新的威胁又来了。近日,蚂蚁金服投资的哈罗单车宣布芝麻信用分值高的话可以免押金,这一系列环境的变化让摩拜、ofo终于开始反思烧钱策略,把更多精力放在思考如何赚钱的问题上。

  这几个例子都表明,如若建立不起护城河,没有可信服的盈利模式,即便短期有资金予以苦撑,也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生死拷问,共享单车领域已经成先烈的酷骑、小蓝、小鸣单车就是前车之鉴。先烧钱抢占市场,而后收割市场套现,这个逻辑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IDC:Q4公有云扩张推动全球云IT基..
下一篇物流链云平台:拥抱新零售从打造..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