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参与中国市场“云端之战”,微软赶上了好时候
2018-04-03 11:26:46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
关键词:云端
 
微软云在中国的繁茂生长,一个易被忽视的原因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更有强烈的意愿,直接拿起最先进的技术工具。

  微软云在中国的繁茂生长,一个易被忽视的原因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更有强烈的意愿,直接拿起最先进的技术工具。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距离“第一朵”国际公有云入华商用,已悄然度过四年时间。四年前,牵手世纪互联的Microsoft Azure登陆中国,二者颇具本地特色的合作方式如今已是外资云入华的标准模板:亚马逊AWS,IBM云和甲骨文云等其他从海外飘来的云朵,也都以类似方式抢滩登陆。

  吸引国际云巨头们漂洋过海的,无疑是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潜在市场。从技术层面看,云服务是数字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马化腾曾直言:“未来所有企业基本的形态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过去把用电量作为衡量一个工业社会发展的指标,未来,用云量也会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从经济层面看,根据IDC对亚太地区的一项调查,2021年,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贡献中国GDP总量的65%,数字化转型将为2021年中国GDP的年度增长贡献1%的增量,价值约7160亿美元,这是个无比诱人的市场。

  当终点的旗帜如此明显,赛道也就变得格外拥挤。过去几年,从微软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到BAT等本土强龙,再到其他冀望分一杯羹的中小玩家,有能力参战的,基本都已落位,中国市场的“云端之战”短时间内就变成红海一片。

  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与AI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逻辑相似,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收益递增的科技趋势也将在云计算市场重现,未来能在全球范围大规模投入云基础设施的企业,最终不会超过三家。

  拿微软举例,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运营的Azure服务于超过11万家企业用户,而在他们最看重的人工智能领域,也有近千家企业级用户调用其A的核心服务。

  而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日趋深化,中国云计算的迅猛增长,已成一种确定性趋势,微软也不断加码在华的各项投入。去年11月萨提亚·纳德拉亲自宣布中国云计算规模将增加3倍,如今这项宏大工程也已完成,并在中国华北和华东同时新增两个Azure区域,两个数据中心,将于4月开启公测,6月正式投入商用。此外,针对不少领域企业希望同时兼顾公有云灵活性和私有云私密性的混合云解决方案的需求,微软在最近推出了将Azure云服务带到用户本地数据中心的Azure Stack混合云解决方案,并将于4月在中国正式商用。

  这也印证了中国企业数字转型需求的急迫——尤其是在中国企业腾云出海,深度参与全球商业秩序的路途中,对国际级企业标准的需求格外明显。

  譬如,中国出海企业早已达成共识,当你脱离温润的本土环境,雄心万丈准备杨帆起航时,一定要将保护知识产权视作是最重要的资产投入,侵权行为很容易在国际商业法庭上遭到重创,且属于自己企业的知识财产也需要得到保障。针对于此,去年9月,微软宣布“Azure知识产权保护计划”进入中国,它能为用户提供无上限赔偿保障和10000多项微软专利转让权利,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侵权风险,帮助中国企业更快适应陌生的异地环境。

  所以不难发现,过去四年,中外企业的互相迁徙,正在变得更为安全舒适。

  扬帆出海

  而谈及微软云在中国的繁茂生长,另一个易被忽视的原因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更有强烈的意愿,直接拿起最先进的技术工具。

  要知道,许多时候,上一代基础设施的强大,往往会阻碍新一代基础设施的重构。举个例子,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的市场红利,正是“得益于”传统基础产业的相对赢弱——譬如,中国电商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商业基础设施的羸弱;而在人均4张以上信用卡的美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当然很慢。

  数字转型亦如此,中国可能(也可能没有“可能”)是当前最积极主动拥抱数字转型的国家。“中国好像少了一个e化阶段,通常我们做制造业客户的话是先做电子化,然后再做Information”,一次媒体见面会上,微软中国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总经理麦超俊如是说,“我们接触中国客户时,他们基本会说直跳过e化去做Information,做大数据,这几年我们接触的大部分客户都是这样,他们把所有Information累积起来,不管有没有用先存起来,然后做一些机器学习或者AI。但其他国家我们接触时都在e化阶段,从e化转到I化不是不行,但有很多规范和认证的问题,成本会比较高。中国企业反而没有包袱,直接跳到最先进的技术。”

  其中就包括微软云服务。

  在中国,牵手世纪互联的Microsoft Azure与全球Microsoft Azure采用一样的平台和技术架构,而为了让中国企业出海更加顺遂,微软还推出了全球版Azure Web-Direct直购通道,实现了技术平台和应用的无缝衔接,国内企业在中国版Azure开发的环境和应用都能快速部署到微软在全球其它市场运营的Azure平台;同时,海外企业也能将他们在全球部署的系统和应用,快速迁移到中国版Azure上——不难发现,受益于微软在技术,运营,市场和法律等多个维度的优势,Microsoft Azure正在成为一座推动海内外企业双向互通的“云端桥梁”。

  尤其在中国“走出去”的宏大背景之下,Microsoft Azure这座桥梁显得颇为坚实。过去四年,已有大批中国企业因此受益。随便举几个例子:在Azure全球网络和“知识产权保护计划”的双重护航下,摩拜单车已顺利进入全球7个市场;发展迅猛的唯品会在海内外市场全是Azure用户,Azure的全球部署和服务让唯品会在两个月内完成了海外网站的部署和上线;上汽集团在推向东南亚的过程中受益于Azure的云平台和服务,包括Redis Cache,Cosmos DB等PaaS级服务;而小米也与微软有着亲密合作,最近双方还在探索如今进一步利用Azure在国际市场为小米提供用户数据存储,带宽,计算及更多创新服务。

  轻盈起舞

  回眸2017年中国云服务市场,从上半年的资本涌入(据媒体报道,上半年中国云服务市场至少有11起大手笔投资),到下半年的寒意渐起,这一领域似乎正在挥别草莽阶段,迅速迎来行业洗牌期,中小企业的日子或许将非常艰辛。

  而倘若将视角切换至全球,收益递增的趋势就更为明显。高盛分析师Heather Bellini在研报中表示,2017年亚马逊AWS云服务,微软Azure服务,谷歌云服务平台以及阿里云服务在全球云服务市场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5%,预计2019年,行业集中度会继续提高,巨头们将占据89%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将难觅踪迹。

  你很难将云计算的前景充分量化,人们普遍预计,未来几年,这一市场价值将再翻一番。在这其中,作为唯一能同时提供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市场,Microsoft Azure无疑会爆发更大的增长空间——你或许有所不知,Microsoft Azure如今已在全球拥有52个区域,比亚马逊云,Google云和阿里云加起来还要多。

  事实上,如果将数字化转型视作一场生产力变革,那么微软自身就是变革的最大拥护者。过去四年,这家被普遍视作错过移动风口的巨头,经历了从上到下的彻底转型,它提供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平台级商品,正在让微软变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开放。

  而Microsoft Azure在华四年的成绩单也充分证明:微软这头大象正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轻盈起舞。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计算是否将取代传统的IT基础设..
下一篇混合云为何成为焦点 漫谈云计算几..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