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IBM在混合云计算上的豪赌会奏效吗?
2018-12-04 17:57:50 来源:51CTO 作者:【
关键词:IBM 云计算
 
IBM正大举押注下一个新兴云市场——“混合”多云。这是一个结合了多个云供应商和云(公有、私有、SaaS)的计算环境。这就是为什么这家科技巨头要花大价钱收购Red Hat的原因。这家开源技术公司将为IBM带来一个创新的混合云平台和一个庞大的开源开发社区。 关键词: IBM 云计算
  IBM正大举押注下一个新兴云市场——“混合”多云。
  这是一个结合了多个云供应商和云(公有、私有、SaaS)的计算环境。
  这就是为什么这家科技巨头要花大价钱收购Red Hat的原因。这家开源技术公司将为IBM带来一个创新的混合云平台和一个庞大的开源开发社区。
  IBM的策略开始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大多数公司会将其本地系统、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合并视为一种潜在机会。IBM Cloud Labs总经理Steve Robinson表示,“经由与全球数千家企业合作,IBM知道‘一刀切’地方法行不通。相反,我们看到客户会采用一种混合多云的方式,这允许他们选择过个云供应商和云进行公有、私有和SaaS服务的组合,从而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这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将关键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的开放能力、安全性和灵活性,同时也确保了他们能够利用AI、区块链和分析等创新服务”。
  Pitchly联合创始人、CTO Michael Brook表示:“这不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IBM正与微软及AWS在AI/机器学习领域展开竞争。虽然IBM和Watson在品牌推广方面领先,但在向云模式转型方面却落后了。你应该很快就会看到支持Red Hat的Watson产品。”
  就在IBM这样押注于混合云计算之际,他们正在经历着营收和利润率长期下滑的局面。
  豪赌会赢吗?这当然取决于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IBM认准的前提,但云计算市场真的从“公有”向“混合”转变了吗?
  一些分析人士同意这一趋势,IDC项目副总裁Stephen Elliot说道:“一切都将转移到公有云的想法从来没有出现过。相反,云市场已经发展到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些客户希望在使用大量云平台和供应商的同时维护本地系统。但这种方法面临的挑战是集成。许多IT公司一直在谈论多云,而到目前为止,用户体验还是支离破碎的。IT和业务主管正在寻找能够降低风险并在整个云旅程中提供更多自动化的多云功能。”
  Ovum分析师Roy Illsley也对此表示赞同。“云计算正处于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说道。“虽然20%的业务流程已经转移到云端,但由于性能和监管要求,80%的关键任务工作负载和敏感数据仍在本地业务系统上运行。然而,到2019年,这些工作负载在云中运行的百分比将增加到40%以上。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中,企业客户将转向满足各种业务和IT需求的多云系统。”
  另一个决定IBM能否成功的因素是多云市场的规模。它有多大?IBM估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万亿美元,而Statista估计,这一数字仅为917.4亿美元。
  接下来的问题是,IBM是否处于有利地位,并能够抓住这个机会。Michael Brook对此表示怀疑,“IBM正在试图分一杯羹,这对更广泛的基于云计算的社区有吸引力,并也消除了那些犹豫是否要转移到云计算上的中大型企业的恐惧:安全。‘IBM’这个品牌在这个特定的市场中给IBM提供了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功能上,它们不需要太多的支持就可以进行竞争。大多数云供应商提供的“IaaS”在确保公司企业运营安全方面做得都很少,因而风险是转嫁给客户的。”
  Brook认为,“如果IBM专注于企业支持,那么它可以很快在企业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微软也受到企业的青睐,但IBM收购红帽的举动让它们坚定地站在了开源阵营。”
  说到底,只有市场才能判断IBM这次对技术趋势的押注能否奏效。而“华尔街永不眠”。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工信部:云计算平台安全性待加强..
下一篇谁会害怕庞大而糟糕的混合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