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甲骨文微软再次结盟,SAP转型云计算,全球云计算格局将生变?
2019-07-03 10:27:42 来源:科技云 作者:【
关键词:甲骨文 微软 云计算
 
微软与甲骨文这两个同时服务美国军方的科技企业,在继2013年组建云计算联盟之后,如今再次组成盟军挑战亚马逊,在共同敌人面前将过往仇恨一笔抹消,足见亚马逊对其巨大威胁。真可谓“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微软与甲骨文这两个同时服务美国军方的科技企业,在继2013年组建云计算联盟之后,如今再次组成盟军挑战亚马逊,在共同敌人面前将过往仇恨一笔抹消,足见亚马逊对其巨大威胁。真可谓“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近日,微软公司和甲骨文公司宣布达成一项协议,将两家公司的云计算服务进行整合,双方的服务将通过数据中心之间的高速链路结合在一起。

  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之一,甲骨文在2013年就已超越IBM成为继微软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在合作之前,甲骨文与微软一直是竞争关系,甲骨文的领导人Larry Ellison更是说过,击败微软、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企业是其一大目标。

  但是,随着两个公司宣布合作,微软与甲骨文的对立便成为了过去式,它们此次合作能够无缝地将Azure服务与Oracle云服务链接起来,为用户提供了高度优化的云体验。

  前有追兵后有堵截

  甲骨文背水一战胜负未可知

  总的来说,Azure和Oracle Cloud为客户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商店,为运行整个业务所需的所有云服务和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由于这种合作关系,它们提供了一些新功能,可以无缝连接Azure和Oracle Cloud,允许用户将他们的本地数据中心扩展到这两个云。

  通过统一的单点登录体验和自动用户配置,实现统一的身份和访问管理,从而管理Azure和Oracle Cloud之间的资源。

  Oracle应用程序可以使用Azure Active Directory作为身份提供程序和条件访问,支持在Azure上部署定制应用程序和打包的Oracle应用程序,并在 Oracle Cloud中部署Oracle数据库。

  同样,Oracle应用程序也将通过认证在Azure上运行,在Oracle Cloud中使用Oracle数据库。

  其实,对于甲骨文联合微软抗击亚马逊也是因为甲骨文目前在云计算市场的处境堪忧。因为数据库之争,亚马逊消费者业务已经完全脱离Oracle数据库,转移到了Redshift。

  到2018年底,亚马逊将停止使用88%的Oracle数据库,包括97%的任务关键型数据库。云计算厂商的去甲骨文化,便由亚马逊开启。

  表面上,AWS与甲骨文的公然对决,是亚马逊与甲骨文的数据库之争,实则却是云计算厂商的集体逃离Oracle。

  一方面是新型云业务对数据库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众厂商都不想永久依赖Oracle数据库,毕竟长期受制于人将让厂商无法走向云计算食物链的顶端。

  2013年甲骨文与微软的结盟,并没能遏制住AWS与谷歌云的发展。如今再次结盟,双方的如意算盘能否实现?

  要知道,现在的全球云计算市场早已不是6年前的光景,在目前AWS全球市场份额绝对领先的情况下,微软虽名列第二却难以追赶。

  今年2月,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了一份全球云计算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0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6.5%。虽然2018年Azure增幅高达82.4%,但市场份额与第一名的AWS相差15%左右。

  与此同时,AWS在2018年保持了47%左右的同比增长。仅是在数据对比上,Azure想要在短期内赶超AWS很不现实,即便有甲骨文来助力。

  更何况身后还有谷歌云、阿里云、IBM等厂商的奋起直追。在这份数据中,阿里云进入前四,腾讯云进入前九。

  在1月份IDC发布的数据中,阿里云的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IBM,成为全球第三大公有云厂商。国产云计算的全球市场份额,正在逐年增长,其中阿里云的增速也超过了80%。

  在云计算行业未来市场前景上,很多报告都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电子协会预测,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或将达到4300亿元(约622亿美元)。2018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刚超40亿美金。

  从企业上云率来看,2018年中国企业上云率在30%左右,而美国的企业上云率约为80%。由此可见,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未来空间有多大。

  甲骨文在无法有效突破国内市场,同时在中国市场折戟的情况下,不要说超越AWS,就是未来能否超越阿里云都是一个未知数。

  风景这边独好

  SAP加注中国市场成功转型云计算

  在甲骨文背水一战的同时,另一家老牌IT企业SAP也开始全面转型为一家云计算公司。自此,从ERP起家的SAP已不再是那个只专注服务全球500强大公司的传统软件服务商。

  相比甲骨文已经退出中国市场,SAP则依靠中国市场实现了业务的成功转型。

  2018年,SAP凭借247亿欧元的收入,稳坐全球最大的企业应用软件厂商和第三大独立软件商,以及欧洲最大科技企业。

  今年,这家低调的德国科技巨头提出“未来3年市值翻番”的计划,其高速增长最大的驱动力就是云计算。

  SAP的财报显示,2018年,SAP云计算的收入相比传统本地部署的收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扭转。

  2018年SAP云计算收入占比52%,传统的本地收入只有48%。虽然SAP在中国的云计算业务相对起步比较晚,但是其在中国市场的增速最快。

  为了完成转型,SAP付出了巨大努力和成本。过去十年间,SAP在技术上投资高达700亿美元,先后收购了Hybris、Success Factors、Ariba、Concur、Fieldglass、Qualtrics等垂直领域解决方案商。

  同时,SAP将原有ERP R/3的4亿条代码重新编写,全面升级为云计算架构,并推出企业级内存数据库HANA和基于HANA的众多SaaS云解决方案。

正是通过种种努力,才有今日SAP从传统商业软件公司到云计算公司的成功转身。

  目前,SAP在云端有超过100个解决方案,超过2亿云用户,41家云数据中心遍布全球。2019年一季度,SAP云计算收入达到16.8亿美元,乐观估计,今年SAP云计算业务的收入可能突破100亿美元。

  SAP取得如此业绩一方面是其对云计算业务的精准判断,另一方面也是源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某种程度上,中国市场是影响未来全球云计算市场格局的最大因素。

  两个月前,SAP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今年9月,SAP的PaaS云平台将落地在阿里云上。此后,SAP的云平台将向中国所有开发者开放,在中国市场布局更广泛的云生态。

  同时,阿里巴巴也将借助SAP对制造业的洞察和积累,构建阿里巴巴的“新制造”体系。

  在全面云化的新时代,SAP勇于对自身业务操刀改革,并实现赛道切换,这无疑也会让其在未来能够不断释放云端的新力量。

  如今,云计算现已走过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时期”,成为“推进全球数字转型的引擎”。

  在马太效应凸显的云计算格局中,传统IT企业只有敢于对自身业务进行变革,才有可能在云计算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云计算下半场仍然还有很多机会等待去挖掘,至于究竟有谁能够一骑绝尘杀出重围或者剑走偏锋弯道超车,就要看各家的本领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企业如何将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
下一篇Gartner:年增速达115%,阿里云数..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