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企业是否需要云遣返?
2019-08-23 17:06:47 来源:机房360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云遣返是将公共云中的某些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带回到本地数据中心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根据IDC公司80%的客户报告云遣返活动。但这对组织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处理数据架构?
  云遣返是将公共云中的某些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带回到本地数据中心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根据IDC公司80%的客户报告云遣返活动。但这对组织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处理数据架构?
 
  云遣返——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
 
  最初,有内部计算。而且这很好。但是还不够好。接下来是云计算——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地方。企业在云中看到了希望,并将数据和应用程序放入其中。通过混合云和内部部署,企业可以自由地判断两者的优势和劣势。但是,事情并不像以前那么简单。
 
  数据管理领域已迅速从孤立的数据中心转变为多云世界。组织不再仅仅为了存储数据而建立数据中心,而是必须将数据放在决策的中心。敏捷性、洞察力和灵活性等属性对于提升业务价值至关重要。控制、易用性和成本效益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部分。许多组织发现的是,尽管有所期待,但公共云并不总是正确的答案,因为他们需要释放数据的可能性。
 
  但是怎么办呢?为了移动数据和工作负载而移动数据和工作负载,以期使事情变得更简单,这不是正确的方法。
 
  优势:内部部署vs.公共云
 
  从内部部署开始。如果可预测性和性能对于推动工作负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内部部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还为您提供了在环境中存储、访问和转换数据的选项,可以完全控制数据的存储方式(以及在何处),而无需与其他用户共享资源或基础设施。在某些用例中,例如大数据存储库,企业需要定期访问大量数据,内部部署也是一种成本较低的选项。
 
  在公共云端,在云中存储数据使其易于访问,并且轻松实施云计算解决方案。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即可部署内部部署数据中心过去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强大的资源和第三方分析工具和服务非常丰富,如果不是无限制的,可以即时添加和删除,企业可以轻松分析存储和计算消耗。
 
  然而,在这个多云世界中,数据架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合规性、数据可迁移性、成本和管理的要求使一件事变得清晰,它不是非此即彼解决方案。公共云和内部部署解决方案提供了不同的好处,如今的企业无法承受不利用这两者的好处。混合云使企业可以轻松地充分利用这两个方面,拥有自己的数据并根据需要租用云平台。
 
  然而,工作负载在哪里?以及如何处理这种云云遣返趋势,那么是否应该将公共云中的一些应用程序迁移回到本地?
  
  云遣返是正确的方法吗?
 
  云计算专家MikeMc Whorter撰写了一篇关于公共云和私有云的精彩博客,并为正确的工作负载找到合适的家。除了特定用例之外,他还概述了应该考虑遣返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企业数据所在的环境应该由其数据策略指出。
 
  企业的数据战略概述了数据如何用作业务优先级和计划的资产,以及推动这种向数据驱动型公司转型所需的技术战略和功能。
 
  无论企业在何处建立数据战略,都无法承担短期内的数据。将PB级数据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并不是一项直接的任务,如果企业从云中提取它,可能会非常昂贵。当存储在本地时,大部分数据通常是最便携的。这使企业可以利用多个云提供商的服务和工具,无需额外成本访问数据,从而显著降低公共云存储成本。
 
  企业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不断重新平衡混合部署。西部数据全球数据管理负责人June AnLanigan最近分享了Western Digital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这是一个可以根据公司需求发展的基础设施。
 
  为正确的家庭确定合适的工作量
 
  在此分享如何评估云计算或本地存储的注意事项,包括:
 
  · 数据安全:内部部署和公共云之间的权衡是什么?
 
  · 成本:在考虑成本时,与公共云相比,本地工作负载更好。
 
  · 副本:为什么单一的事实来源/多个版本的真相是支持决策的关键考虑因素。
   
  · 混合云:如何确定本地云和公共云的组合是否是正确的选择。
 
  · 数据战略:为什么企业的选择,无论工作量如何,都必须与更大的数据战略保持一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混合多云成趋势 技术应用该走分布..
下一篇8家厂商入围中央国家机关云计算采..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