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时代IT企业的转型之道
2011-05-31 11:28:32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关键词:转型 企业 IT 云时代
 
网络应用的大规模化对软件、系统和资源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计算模式和应用模式对国内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会。面对云计算,国内企业要建立基于数据中心的新型网络计算模式,强调数据计算效能和可信的服务运营模式,整合和共享资源,提升服务,建立按需服务的模式,扩展低端计算的事物处理能力。

  网络应用的大规模化对软件、系统和资源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计算模式和应用模式对国内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会。面对云计算,国内企业要建立基于数据中心的新型网络计算模式,强调数据计算效能和可信的服务运营模式,整合和共享资源,提升服务,建立按需服务的模式,扩展低端计算的事物处理能力。

  “国内IT企业要把握机遇,创新发展。”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教授在谈到国内IT企业面对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概念、新应用如何应对和发展时指出,国内IT企业在IT技术大变革的时代潮流中要“内外兼修”做好功课。

  “应该深入思考新技术、新应用模式带来的机遇在哪里,找到本质规律,把握住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机遇。”怀进鹏说。

  事实上,尽管外界对云计算仍是雾里看花,但对IT产业从业者来说,大规模数据计算和存储已成趋势,企业和个人基于云服务的需求也已开始显现。对有需求的企业而言,云计算带来的不仅是IT技术的改造升级,更是组织与运营模式的创新。这种变化,同时也在深刻影响着整个IT产业链。

  IT基础设施“云”破解难题

  “IT基础设施‘云’是传统IT困境的最好解药。”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咨询事业部总监李晓东表示,当前中国企业急需加快商业和运营模式转型,以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企业对 IT基础设施的需求和依赖不断加大,而企业专业IT技术人员的缺乏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已严重阻碍企业的业务扩张,因此企业首席信息官(CIO)需要一个更加动态、更加敏捷的IT基础设施以跟上公司业务和市场变化的步伐。

  就此,李晓东提出,“逐步架构动态基础设施‘云’,也就是将云计算融入到IT基础设施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路径” 。李晓东进一步阐释道, 云计算的最大特点就是允许用户在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获取远程服务器上的计算能力,这就意味着有充足、灵活的计算资源以及并不昂贵的IT基础设施,扩展性强且可按需付费。因此,对于企业的CIO来说,云 计算有着非凡的“魔力”。

  埃森哲与中国电子学会2010年联合发布的中国云计算调研报告显示,88%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使用云计算。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云计算在提供敏捷、灵活的 IT资源以及消减 IT成本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李晓东认为,为了实现IT基础设施的跨越发展,企业IT部门可以通过利用“外部云”来构建自己的企业“内部云”并实现资源的扩展。他介绍,埃森哲结合IT基础设施“云”的要求,针对中国企业设计了一个模型,即通过建立基础设施池、服务管理,逐步帮助企业从虚拟化向“内部云”转换,进而向外延扩展,以达到提升IT基础设施整体服务能力的目标。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应针对自身IT基础设施现状,逐步构架企业的动态基础设施,以帮助企业成功转型。” 李晓东举了江苏电力公司的例子。江苏电力有员工9.3万人,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在实施云计算之前已拥有一个综合的IT基础设施,由大约2000台小型机和数量众多的服务器构成,1000多名专业IT人员负责操作和维护。随着业务的扩展,江苏电力积累了大量客户、运营和行政事务相关信息,数据存储和管理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该公司高层决定引入云计算,希望通过更好地使用数据来改善业务运营。江苏电力在没有增加任何新硬件或转移设备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网络化的虚拟数据存储和处理云平台,帮助其更好地存储、搜索和管理所积累的海量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江苏电力的数据管理效率,优化了其数据使用方式,最终带来运营绩效的显着改善。

  国内IT企业“云”路宽广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全球业务环境中,众多企业都意识到需要降低复杂性和成本,以便提升业务敏捷性。为此,企业正致力于通过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以及云部署访问关键业务应用。

  “目前,云计算和物联网已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最重要的战略部署之一。在金融、电信、制造业、政府、教育等相关领域,云计算的市场需求毋庸置疑。与此同时,一批有实力的中国信息科技企业正在与国际领先的云计算企业展开合作,积极挖掘中国云计算市场潜力,为中国本土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表示,随着全球信息产业的变革,云计算已成为全球IT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国内产业领军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和布局云计算的发展。

  周子学举例说,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与IBM联合发布的“智慧云长城”战略合作计划将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与中国本土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全面提升双方在云计算领域的影响力和服务能力,开创了全新的业务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国内实力企业精密布局云计算市场的新路。

  根据“智慧云长城” 计划,长城电脑首先将利用IBM的云计算中心解决方案整合企业内部的计算资源,搭建长城电脑自身的“私有云”环境,进而建设面向用户市场和集团内部的云计算中心。长城电脑将以此为基础,与IBM展开进一步的深化合作,加大云计算领域的研发投入,为用户和集团企业提供云计算演示体验、云业务咨询、云实施等一系列相关服务。

  据了解,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未来几年将保持爆发式增长,增长率达90%左右。国内众多企业期待在这徐徐开启的“第三次革命”中找到全新的位置,比如阿里巴巴成立了一家从事云计算业务的新公司“阿里云”,将筹建多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正在研发和试验云计算平台“大云”,并希望借此提升未来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信息服务能力;世纪互联构建从集装箱数据中心、云立方大型数据中心、“云快线”服务及云平台到“社区云”服务平台等多层次的云服务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云服务需求。

  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内IT企业要做到零距离的服务、更有效的需要和应用的结合。”怀进鹏在谈到国内企业在云时代的发展机遇时指出,国内企业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以谷歌为代表的信息交换和初级的信息服务后,今天迎来以数据为中心的时代到来。

  怀进鹏指出,网络应用的大规模化对软件、系统和资源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计算模式和应用模式对国内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信息化更多的需要提供零距离的服务软件,SaaS以及数据中心所带来的产业变革将会给国内企业带来新机会,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面对云计算,国内企业要建立基于数据中心的新型网络计算模式,强调数据计算效能和可信的服务运营模式,整合和共享资源,提升服务,建立按需服务的模式,扩展低端计算的事物处理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浪潮电力云——云计算铸就的智能..
下一篇有关云计算的5个非典型思考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