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计算的高可用性被市场逐渐重视
2013-03-13 18:07:49 来源:环球网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最近,新闻媒体更加关注云计算,所以你会很少听到关于高可用性的消息。5年前,IT界非常关注高可用性和集群的发展。但是近期,情况有所不同。

  最近,新闻媒体更加关注云计算,所以你会很少听到关于高可用性的消息。5年前,IT界非常关注高可用性和集群的发展。但是近期,情况有所不同。SUSE公司高级产品经理Kai Dupke指出,无论如何,高可用性仍是IT界的重点话题之一。

  IT领域更看重云计算的灵活性和低成本的优势,所以高可用性话题似乎很少在云计算的信息中提到。

  过去,从传统意义上来讲,UNIX和Linux平台承担着大部分高可用性(HA)的工作。存储层包括RAID阵列、网络层多层网络配置;操作系统包括HA特性,这能确保应用的正常运行。当然,在应用层也包括一些HA工作负载:研发人员在HA特性中加入了对集群的支持功能。

  当企业客户迁移至更加虚拟的基础架构,如私有云或虚拟数据中心,HA仍处于基础架构层而非应用层。虚拟层也许包括一些HA支持,但是它仍是基础架构的一部分。

  在公有云中的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在公用云中,对基础架构层的要求和预期没有旧式系统高。基础架构只像个商品,一分钱一分货,所以开发人员只能在应用程序中构建HA功能。

  这不是说公用云不好;公用云的灵活性和成本是它存在的部分原因。此外,在公用云中应用HA原则可能存在实际的逻辑性问题。日本已于2011年初尝失败的苦果,当前的技术无法完全支持公用云。

  但是HA仍是IT界的必要部分,因为不是所有IT部门的工作都需要云计算。

  首先,迁移至云计算需要大笔成本。由于现今的云计算不提供HA,这就要求客户重新编写应用程序。因为云计算缺少一项非常重要的特征,客户不得不花钱来改进基础架构。

  市场部却能很好的利用这一额外的工作。这就像卖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轿车似的。“因为未安装方向盘,所以用你自己的方向盘可确保没有人可以使用你的车,”,这句话恰当地说明了一些公司是如何销售云服务的。

  事实上,云计算的最大阻碍是缺少业务应用所需的基础架构支持。原因很复杂,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是第三方应用程序,不是由使用应用程序的公司自己编写的。

  为了在云计算中获取HA功能,你可以要求这些第三方公司公开应用程序的构建,并允许其他公司访问。但这只是纸上谈兵!这就意味着每个第三方供应商将不再努力开发自己的程序来在应用层融入HA了。这就是为什么嵌入式HA( 在操作系统层中嵌入HA) 更被广大用户接受的原因。

  我只听到了关于私有云中HA的讨论,因为客户不相信外部服务提供商,这不仅仅需要HA,还需要非常严格的服务协议。

  该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让客户更深的了解云应用,在云层中融入HA。这该如何做呢?你可以分配可分配的工作负载;对于单片工作负载(几乎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单片数据源),可在客户操作系统(在云服务中使用传统安装模式)中提供HA或在云基础架构中应用HA。

  作为产品经理,我能够通过以下三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 在客户操作系统中提供HA;

  * 提供远程遥控和管理,无需在每个客户端安装软件;

  * 在云层提供基础架构HA;

  在云计算中,变动或重新建立工作负载可以很好的运行,直到云出现问题,这时,客户就开始要求HA。或者,客户可以把云计算作为数据中心的备份,以最低的系统成本来获得可用性,但是运行成本过高。

  后者需要系统的自动化或解决好云计算的可扩展性。一些日本公司试图一次激活他们的云备份,但会出现停机问题。这说明了客户需要一个结构性解决方案和严格的服务协议。

  然而,在云计算中配置HA能够以合适的成本把HA应用于每个云应用程序中。这种配置容易控制,无需特殊构建和特别咨询,同时赋予客户云计算的灵活性,并提供集群和工作负载的优化。

  我们谈论的不仅仅是关键任务系统。在公司的Linux平台中配置HA功能要比使用昂贵、专有的HA工具套件更加节省成本。

  这有些赶紧杀绝。但是,当今商业运转中,数据和信息流通显得更加重要,谁也不想在邮件系统崩溃时浪费时间和金钱。我们已经无法容忍低可用性的生活了。

  总之,服务器不再是消耗品。商业与IT紧密相连,所以不容有失。HA不像云计算那么引人关注,但是它始终是IT界的重点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中国云计算市场前景广阔
下一篇云端崛起 激发中国企业产能创新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发展需要,有共赢合作、战略创投意向的个人或机构,请联系咨询:
(电话)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邮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