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计算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全面剖析
2011-09-20 15:22:07 来源:比特网 作者:【
关键词:云计算 数据中心
 
过去,云计算已经蓬勃的发展,预计在未来的四年,收入增长率将达到27%。企业从云计算中看到了众多优点中的二个,它们就是云计算能够降低成本,以及通过限制内部数据中心的运行而减少能耗。

  云计算到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关系是怎样的?在上周召开的“2011中国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大会”上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IDC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邓重秋说:“云计算数据中心不一定等于高密度数据中心,但高密度一定是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如果数据中心没有优化效率,那么云计算势必会扩大数据中心的能源问题。

  过去,云计算已经蓬勃的发展,预计在未来的四年,收入增长率将达到27%。企业从云计算中看到了众多优点中的二个,它们就是云计算能够降低成本,以及通过限制内部数据中心的运行而减少能耗。

  尽管如此,《华尔街日报》仍指出,在相同的时间内,在云应用程序中部署的服务器数量预计是原来的三倍。虽然云计算对企业分享信息有好处,但是数据中心提供给云的动力可能会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数据中心不是最佳效率,那么把许多企业的数据和计算需求转移到一个云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会增加预算、资源和能源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又导致这些企业采取摆在首位的云解决方案。此外,一些企业在转移到云后,不检查自己的数据中心的性能(极少数的企业做了一个完整的转移;大多数企业运行一个混合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数据和应用一部分以云为基础,一部分以现有的数据中心为基础),他们看不到云计算承诺的成本和生产率的提高情况。

  专家总结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使云服务公司和正试图把数据和应用程序转移到云的企业追求到最大的成本和能源效率。

  保持数据中心合理的规模

  如上所述,很少有公司把数据百分之百地移动到云上。他们将一些数据和应用程序转移到云,但保留了其它的一些东西,尤其是敏感的信息。然而,由于项目从现有的数据中心转移到云,公司不再使用一些空闲的服务器(或只用于保持能力),但这些闲置的服务器仍消耗大量电力和冷却。这些“幽灵服务器”被用作开发机器、低访问数据存储服务器、或一个高可用性应用的专用的服务器。这种情况发生在云数据中心,除非它们被有效地管理。

  幽灵服务器通常运行在15%至20%的利用率或更少,但消耗的电量和放出的热量却接近一个充分利用的服务器的水平。通过寻找最佳的能力,有效地平衡风险承受能力,公司可以收回8%至10%的资源,这些资源通常是被浪费掉的。

  评价升级

  选择将IT运行移动到云的公司正在做出一个财政上的选择。一旦企业数据中心要增加任何领域的能力,这些领域包括加热和冷却、可用的电力或物理的楼面空间,其增量资本开支很容易超过5000万美元的价格,往往比建造一个全新的现代数据中心的费用要高得多。此外,2002年以前建成的数据中心基本上不支持高密度的运行,或给机架输送超过2千瓦的电力或冷却。

  在这里再次说明,当云计算能够立即帮助解决货币问题时,它只是把消费问题转移到另一个位置上。外包数据中心提供的云服务也应进行评估,以便提高效率的区域能够被认识到。否则,成本上升将影响为最终用户提供的云服务的价格。

  消除IT与设施之间的隔阂

  如果企业对通过云计算控制成本和更有效的数据中心管理非常认真,那么,企业需要涉及和激励有关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多数数据中心来说,电费是数据中心的成本方程中最大的项目,而且将随着能源成本的爆涨而增长。这个账单往往不是由IT部门来控制,而是由设施或经营部来管理。把IT功能转移到云上,这样可以节省硬件、软件维护协议,工作人员等方面的成本,但设施及运作只可能看到有限的利益,如果仍然有IT转移到云时放弃的机器存在的话。相反,当市政供电限制在每天的某些时段时,设施和运行团队没有经历过用较少的计算电力提供同样水平的IT服务的挑战。这两个团队需要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瞻博网络“3-2-1”数据中心架构助..
下一篇新型高效电源架构数据中心的节能..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发展需要,有共赢合作、战略创投意向的个人或机构,请联系咨询:
(电话)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邮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