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百度数据中心引爆变革 软硬件同时遭威胁
2013-06-14 11:35:46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
关键词:百度 数据中心
 
今天,我们会发现,整个计算的重心正在从桌面系统转向数据中心。这样的转变意味着什么?它又会连带引发什么样的变革?在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百度大数据首席架构师林仕鼎作了题为《应用驱动的数据中心计算》的精彩演讲,为我们揭开了答案。

  今天,我们会发现,整个计算的重心正在从桌面系统转向数据中心。这样的转变意味着什么?它又会连带引发什么样的变革?在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百度大数据首席架构师林仕鼎作了题为《应用驱动的数据中心计算》的精彩演讲,为我们揭开了答案。

  “30年PC时代已终结。新时代,是一个以数据中心计算为特征的时代,整个数据中心就是一台计算机。”林仕鼎的深刻认识燃起了听众的热情。

  也正因为如此,在林仕鼎看来,计算范式发生了变化,系统所面临的环境与设计目标、设计理念亦产生了变革。

  计算范式之变   

  据林仕鼎介绍,在桌面系统中,由底层到上层可分为Architecture(架构)、BIOS、Kernel(核心如linux)和Applications(应用),而在数据中心计算中,相应地变为了Fabric (体系结构)、Host(主宿操作系统) OS、Infrastructure(大规模分布式基础架构),以及Services/Tasks s(服务/任务)。   

  计算范式的变化带来了两大观念上的改变:从单机计算追求0 Bug,转变到对错误有一定容忍度;从追求完全的正确性,转变到追求精确度,如90%。   

  “在单机设计理念中,因为只有一台机器,坏了就没了,系统一定是越可靠越好。所以,在设计时,要在系统里面加很多冗余信息和校验逻辑,这样在出现错误后还可恢复。”林仕鼎表示,“而在数据中心计算中,主要是分布式系统,可同时调度非常多的设备,所以它能够容忍任意一台设备出现问题。这使得两者在系统设计上拥有很多差异。”   

  而从追求正确性到追求精确度,与大数据的思想——从追求因果性转变为追求相关性——一脉相承。这也使得现在很多服务不依靠人工制定的规则,而依靠概率模型来得出相关结果。  

  环境与设计目标之变

  由于整个计算重心发生转移,计算所面临的环境和系统设计目标也必然需要发生改变。“在单机计算环境中,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单用户多任务,而在数据中心计算中,则是多用户单任务。”林仕鼎表示,这种变化使得系统设计思路亦发生改变,如需要更多地考虑并行性问题。

  百度自主研发的SS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传统的SSD架构中,是由一个总的SSD控制器来控制下面的Flash存储单元,这样的优势是黑箱化、层次化,不利之处是SSD往往读取较快,写入较慢,容易形成瓶颈。而百度根据应用需求,取消了SSD架构中的写缓冲、擦写平衡等复杂逻辑,大幅简化SSD控制器的设计。通过将一个大的SSD划分为N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控制器和存储单元,这些信息和控制接口暴露给上层存储系统后,形成了多个管道,并行读取、存储效率可以大幅提升。

  此外,林仕鼎还表示,除了应用场景不同外,对规模、成本、交互时间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

  设计理念之变

  “从单机计算到数据中心计算,还推动了设计理念的变革。”林仕鼎表示,理念上的变革包括,系统透明性不再成为美德,层次化开始向竖井式演进,软硬件系统向应用驱动和软件定义的方式发展。例如,百度在设计硬盘系统时,去除RAID,暴露裸盘等都是这些理念转变的重要体现。

  林仕鼎最后还在会上分享了云时代的硬件设计原则——简化和硬件可编程。在简化方面需做的有:剥离控制逻辑,尽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共享一切部件、逻辑,要更关注可控性。在硬件可编程方面需做的有:暴露一切接口,尽可能收集数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美国建立数据中心风险最低 英国瑞..
下一篇数据中心从品牌向白牌转变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