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韩国将建首个开放大数据中心 中国应未雨绸缪
2013-07-16 14:12:43 来源:中国财经网 作者:【
关键词:韩国 数据中心
 
伴随大数据热潮而至的,是全行业对数据中心的倍加关注。最近,韩国在数据中心建设领域就有重大突破。韩国政府宣布将建设一个开放性的数据中心,公民、企业、团体等均可通过该中心对大数据进行提炼和分析。

  伴随大数据热潮而至的,是全行业对数据中心的倍加关注。最近,韩国在数据中心建设领域就有重大突破。韩国政府宣布将建设一个开放性的数据中心,公民、企业、团体等均可通过该中心对大数据进行提炼和分析。放眼全球,各国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上可谓各显神通。国外数据中心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规划先行 避免无序发展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往往受一两个新概念的影响而得以推进。近些年,“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不断演绎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又一个高潮。近年来,又有一个新的信息化热词闪亮登场,那就是“大数据”。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紧扣物联网、网络社交通信、多媒体等信息产生工具海量出现的大背景,解决了求解信息资源爆炸式增长难题的技术手段问题,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待。所以,就在2012年3月29日美国政府启动“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不久,一些大型IT企业也在这一年密集地宣传、推广自己的大数据产品。

  然而,表面上的繁荣仍然存在无序发展的硬伤。目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仍以中小规模的传统数据中心为主,其中小于400平方米的小型数据中心超过90%。由于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原因,中小规模的数据中心普遍存在着能效差、水平低、重复建设等问题。同时,由于维护技术复杂、成本高、运维困难、用户需求变化迅速等原因,不少数据中心难以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从当前国内有关大数据的相关报道来看,大多是有关电商企业对市场信息资源的大数据开发应用,而尚未看到大数据对基础科学研究、重点行业影响方面的成果。

  反观美国,2012年3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同时组建“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此举标志着美国把大数据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从美国政府《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来看,自然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研究、教育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才是大数据技术突破的重点。

  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上,我国应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将大数据管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视。政府要有责任部门牵头进行专项研究,从国家层面通盘考虑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战略。建立相关的研究计划,引导和推动各部委、各行业组织对大数据进行研究与利用,推动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工作,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另外,为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战略机遇,积极营造良好的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政府应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创新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绿色发展 做好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上,能耗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美国,数据中心已经占到总用电量的2.2%。苹果、亚马逊、微软等公司都因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而饱受绿色和平组织的批评。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报告,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每五年翻一番。在美国,2011年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占到了美国电网总量的2%。而根据IBM公司的统计,能源成本占数据中心总运营成本的50%,在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到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虽然国内的数据中心建设发展比较快速,但是能耗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国内数据中心的PUE平均值基本都在2.5以上,与欧美地区的PUE(能源使用效率)普遍值1.8以下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013年6月12日,Facebook向外界公开了其位于瑞典北部城镇吕勒奥的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是Facebook在美国本土之外建立的第一座数据中心,也是Facebook在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吕勒奥位于波罗的海北岸,距离北极圈只有100公里之遥,当地的气候因素是Facebook选择在吕勒奥建立数据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据Facebook介绍,自1961年以来,吕勒奥的气温高于30度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在该地区建立数据中心将节省一大笔散热开支。

  目前,从公开的报道来看,我国多个地区已经开始或计划兴建大型数据中心,希望在建设过程中提前考虑好能耗问题,避免重蹈西方国家一些大型数据中心的覆辙。可喜的是,我国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提前进行了规划。今年年初,在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重点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电源,明确要求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PUE值必须在1.5以下,已建的数据中心通过整合、改造和升级,PUE值应降到2.0以下。

  建章立法 填补法律空白

  大数据从数据生成、信息收集到数据的发布、分析和应用,牵涉各个层面。目前,我国在数据的收集、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和欠缺,发达国家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上也面临同样问题,相关立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推动数据公开。推动中国大数据发展,关键在于政府理念的转变。应推动数据公开,带动从政府到各行业公开数据,让数据这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附加值。美国和英国都已经有了政府大数据网站,在数据公开方面先行一步。

  加强隐私保护。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2010年以前就开始着手大数据运用的规划。NTT DoCoMo不但着重搜集用户本身的年龄、性别、住址等信息,而且制作精细化的表格,要求用户办理业务填写更详细信息。尽管信息完整度高,但因为日本社会十分注重个人隐私,NTT DoCoMo多年来在大数据运营上仍停留在规划阶段,对如何越过隐私问题进行商用还是比较头疼。NTT DoCoMo曾为未来的大数据商业化制定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建立资料库,其次是建立活用机制,最后是实现活用,而当前还处于第一阶段。步子最为激进的则数美国运营商Verizon,Verizon已开始通过一项名为Precision Market Insights的服务,将手中的用户数据直接向第三方出售。

  因此,对我国来说,为保证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应通过立法或立规,妥善处理政府、企业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利保护之间的矛盾。

  未雨绸缪 重视人才培养

  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为的是后期对数据的挖掘应用。大数据应用在全球各国发酵之际,伴随而来的是各国普遍缺乏数据科学家问题。应大数据处理的需求,无论企业决定采用哪一种解决方案,最终需要有数据科学家来运用这些大数据,才能激活大数据的价值,重新构建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赋予新的意义,进而转换成企业的竞争武器。

  在大数据处理环节中,数据科学家是能否点燃大数据价值的关键。然而,数据科学家的培养并不容易,因为数据科学家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包括深入了解企业内的业务与组织、具备数据探勘等统计应用知识、熟悉数据分析工具操作。目前,国内的数据分析师较擅长的是处理已经发生的问题,找出问题源头,并且尽速排除问题,但是,相对缺乏发掘未知问题的能力。根据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的数据,有高达72%的企业认为,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在于预测未来。然而,这样的应用需求与国内数据科学家不匹配,预计将成为国内发展大数据应用的最大挑战。

  因此,无论是从政府还是企业角度,都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大数据人才培养,不要等到大数据中心建好之后再来找人,必将造成大数据中心资源的极大浪费。

  IDC近日发布的《中国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2012~2016年预测与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11年的7760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6.17亿美元,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51.4%。面对良好的发展局面,我国的政府、企业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站在“先行者”的肩上创新,为我国大数据中心建设及大数据产业发展增添活力。

  新闻背景

  韩国将建首个开放大数据中心

  韩国将建设一个大数据中心,帮助科技行业赶上世界顶尖科技公司。这是该国第一个开放的数据中心,任何人均可通过该中心对大数据进行提炼和分析。

  韩国科学、通信和未来规划部表示,将与国家信息社会局(NIA)共建大数据中心。科学部表示,由于缺乏推动这一新兴领域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和先进经验,韩国的大数据技术落后于谷歌、亚马逊等世界顶尖科技企业2~5年。该部的一名官员称,希望大数据中心能够成为服务大数据企业的一个实验基地,并为大学培养研究人员。该中心计划创建一种基础解决方案,这样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其中的服务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该中心面向中小型企业、风险企业、大学和普通公民,用户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业务或者研究方面的问题。

  韩国大数据中心于今年6月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招标,基本的Web平台将于2013年8月建成,9月进行试运行。该中心位于NIA大楼内,其网络平台与存储国家统计信息以及其他公共信息的政府数据门户服务相连接。该中心的设立是基于韩国总统朴槿惠2013年2月提出的创新型经济框架,该框架呼吁将信息技术作为韩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支柱。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Facebook从现有数据中心榨取更高..
下一篇SSD使数据中心用电节省、冷却效率..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