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开创业界新标杆 工行打造全球顶级双活数据中心
2014-10-15 13:59:17 来源:ZDNet CIO与应用频道 作者:【
关键词:工商银行 双活数据中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银行业在过去的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走向世界,并将成为世界银行业的重要一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银行业在过去的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走向世界,并将成为世界银行业的重要一极。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中国银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大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应用不仅是在互联网时代下银行业的使命,更是中国银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从中国现实看,银行业务走向国际化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的必然结果,银行互联网化是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及应对国际国内竞争的内在要求。这既是大机会,也是大考验,中国银行业能够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在中国拥有丰富客户资源的工商银行很早就开始了其不断扩张境外版图的进程,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优势。目前,工商银行的境外机构网络布局已初具规模,境外资产持续增长,经营效益稳步提高,跨国经营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据工商银行2013年年报显示,工商银行业务跨越六大洲、境外网络扩展至4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17,245个境内机构、329个境外机构和1,903个代理行业以及网银、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等全面服务于473.5万公司客户和4.32亿个人客户。多样化的业务结构、全球化的业务布局以及海量化的数据处理使得工商银行越来越依赖于数据中心与网络等IT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为了支撑快速的国际化步伐, IT的7*24全天侯业务连续运营已成为工商银行IT建设运营与经营追求的重要目标。如何实现减少甚至消除正常和非正常的停机对业务可用性造成的影响,不仅是IT建设与运维团队的目标,更成为工商银行决策层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设立“两地三中心”,开启数据中心集约化先河
  工商银行于1999 年开启了数据中心集约化建设的先河,在北京、上海分别建设两大数据中心后,于2002年1月在国内同业率先启动了主机灾难备份工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持续投入,已经实现了高等级的核心系统灾备体系建设,完成了全行应用等级灾备体系建设。“两地三中心”的布局满足了不同灾难场景下的恢复要求,实现了灵活的风险应对。
  在IT架构的效果上,上海同城双中心具备基本相同的业务处理能力并通过高速链路进行实时数据同步,两个中心之间距离约55 千米,日常情况下可按主/ 备或双活模式运行。在具体实施中,工商银行坚持“全面覆盖基本保障能力、重点针对关键核心应用部署高等级灾备保障技术”原则,做好资源分等级和差异化配置。工商银行按照“一体化管理”原则,初步制定了“两地三中心”生产运行管理方案,并对组织架构和主要职能进行了规划。但是由于这种模式的局限,银行多个数据中心仅是主备关系,即存在主次,业务部署优先级存在差别,针对灾难的响应与切换周期非常长,RTO与RPO目标无法实现业务零中断,资源利用率低下,投资回报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在建设初期,很多银行“两地三中心”本质上是一种通过资源堆砌提高可用性的模式,对高可用的提高、业务连续性的保证仍然只是量变,业务连续性及容灾备份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跨越,更谈不上“双活数据中心”。
  携三大尖端核心技术,打造分钟级双活数据中心
  为进一步提升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实现高可靠性,保障工商银行全球用户24小时无间断服务,高效高可靠实现日均2亿笔业务的处理,工商银行IT技术团队牵手IBM全球技术团队在2011年启动了全球领先的双活数据中心工程建设。
  在该项工程中,工商银行引入了三大核心尖端技术,包括工作负载的智能调度和管理(智能实现交易调度,达到系统高实时性和业务完整性)、高效数据库复制技术(能达到上百个TB数据的数据秒级复制,实现每秒7000-8000笔业务数据的快速复制)和后台的自动化管理和智能感应(构建实时监控应用范围并自动化响应)等,同时工商银行团队进行了业务流程梳理和简化方面的研究,将以往上百步的操作简化到数十步操作。通过双方专家团队的技术攻关和近三年多时间的协同作战,2014年6月22日凌晨,最新测试结果显示,工商银行已经真正意义上实现位于上海嘉定的数据中心与上海外高桥数据中心的同城分钟级双活切换,达到同城中心切换只需1分40秒的成绩。此外,同城双中心整体与北京异地灾备中心组成异地灾备模式,并且可形成北京和上海两小时内互为切换的异地灾备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行的目标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多活”数据中心。
  IBM中国首席技术官、金融事业部首席架构师程静在谈到和工商银行合作建设双活数据中心的历程时感慨万千:“工商银行双活数据中心是真正实现‘双活’的同城数据中心典范,虽然引进了世界大型银行先进的IT技术和理念,但是由于工商银行庞大的业务规模和巨大的交易量使得工商银行双活数据中心的构建成为银行业双活数据中心建设史无前例的挑战。三年三个里程碑的跨越是工商银行IT团队和IBM全球专家团队经历无数个日日夜夜共同克服困难并努力争取完美的最佳回报,工商银行的成功树立了大型商业银行部署双活数据中心的新的标杆。”
  赛迪顾问认为,大型银行在建设双活数据中心时,在大量关注业务创新所带来的良好收益的同时,应加强自身业务的可靠性要求,应充分了解到高可靠、高可用、智能化的IT基础设施是银行走出国门、拥抱互联网金融、开启新的发展步伐的支撑和保障。只有保证业务的高度连续性,才能满足银行全球化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客户服务需求,也才能够避免宕机所带来的银行业务数据和信誉度的损失。工商银行双活数据中心的建设高度体现了银行对于自身IT建设的充分把握与未来方向的掌舵,开创了银行业界新的标杆,是大型银行数据中心持续稳健前行的必经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CA位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
下一篇博科提高数据中心复制和灾难恢复..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