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国家医疗数据中心全国首家分中心成立
2015-08-31 11:58:01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关键词:数据中心 医疗数据中心
 
百姓有了疑难重症,可以很方便快捷地得到省内一流专家会诊、诊治;百姓的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通过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查询可以一目了然……8月26日,随着全国首个国家医疗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挂牌成立,越来越多的群众就近就能享受到远程医疗带来的便捷。
  百姓有了疑难重症,可以很方便快捷地得到省内一流专家会诊、诊治;百姓的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通过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查询可以一目了然……8月26日,随着全国首个国家医疗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挂牌成立,越来越多的群众就近就能享受到远程医疗带来的便捷。
  这是一个“省、市、县、乡、村/社区”五级联动的远程医疗云服务系统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卫生信息化是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百姓对健康需求的期盼。国家医疗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的应运成立,有效解决了百姓这一需求,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大医院的技术优势,让更多百姓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目前,该中心依托郑大一附院,已经建成医疗协同云数据中心第一中心,形成连接132所县级医院的基本远程医疗体系。
  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阚全程教授介绍,为建设成为河南省甚至更大范围的远程医疗协同云数据中心,国家医疗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将在第一中心的基础上,建设省级第二云数据中心,同时建成全省18个地市19家市级医院的二级分中心,将19家市级医院纳入全市远程医疗体系;扩展覆盖乡镇等基层医疗机构,整体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基于数据交互技术的“省、市、县、乡、村/社区”五级联动的远程医疗云服务系统。
  建成后,云数据中心的容量达到PB级别,云数据中心节点间网络吞吐速率将达万兆规模,将成为国内实现院间数据共享的先进云数据中心。
  这是一个上下对接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疗急救平台
  为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省远程医疗数据中心采用多级建设思路建设,通过多级服务平台共同提供远程医疗业务服务。其中,一级平台服务于全省远程医疗业务,对上对接国家远程医疗监管与服务中心,省内对接河南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医疗急救平台。
  对于省内的远程医疗服务站点,采用五级联动进行建设,直接将医疗服务延伸到最末端,逐步覆盖全省。在系统对外连接互通上,由一级中心与“国家远程医疗监管与服务中心”的互通,实现与其他省级远程医疗平台的互通。同时整个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河南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急救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比如,急救车内的医疗数据、实时音频数据可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急救中心、急救医院进行互动。再比如,大量的影像、病例等数据首先由本地二级分中心平台进行存储,实现“分布式”以满足快速的业务存取体验。
  这是一个让百姓近距离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便捷平台
  不得不说,远程医疗颠覆了传统的医疗模式。依托于分中心可以将已有的海量区域医疗信息资源,通过远程医学中心大数据分析挖掘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帮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历史病情数据分析,找出内在规律,支撑医生在医疗领域的研究;通过对典型病种进行分析、预测,推动省内健康管理工作不断发展;通过对区域基因等信息进行研究,推动区域精准医疗研究、实施与应用。
  阚全程院长特别指出,建设该中心最终带来的变化是,通过远程数字病例诊断网络建设和运行,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病例诊断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分级诊疗,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数据中心运营商Lefdal将在挪威建..
下一篇分布式架构让数据中心不再望云兴叹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