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混合环境:如何管理云资源池
2016-12-09 11:14:34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作者:【
关键词:资源类型 数据中心
 
云服务杂乱会增加IT成本和降低效率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而特别是对于混合云,过度分割的资源池可能就是罪魁祸首。

  云服务杂乱会增加IT成本和降低效率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而特别是对于混合云,过度分割的资源池可能就是罪魁祸首。

  虽然云服务杂乱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但是企业IT团队尤其关注的两个问题是混合云和多云的部署。

  混合云和多云部署中的共同议题是云资源池的划分。在混合或多云模型中,应用可以托管在多个地方,这些地方可能在其部署选项,基础成本以及成本根据使用扩展的方式方面不同。很难避免将每个环境(无论是公有云服务,私有云还是其他托管模型)视为单独的资源。但这可能违反规模经济的基本原则,而那是证明云合理性的首要因素。

  资源池,比如那些在云中或虚拟化数据中心的资源池,降低了成本,因为它们避免了应用对服务器的专门承诺,那有可能导致使用不充分。然而,如果资源池被细分成许多特定的块,比方说基于云提供商或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类型,那么完整的资源池就无法对任何一个给定的应用程序可用,从而使得整体效率降低。

  想象一个企业有十几种不同的虚拟机(VM)类型——不同的CPU、内存等等,每一种类型都支持一组应用。你必须计划为每个虚拟机类型都提供足够的主机容量,包括用于扩展的额外容量。但所有这些跨不同虚拟机类型的多余容量会叠加起来。而如果你将虚拟机限制为特定几种类型,便可以更有效地分配容量。

  当你对云资源池进行过度分割时,应用规划中的一个小错误可能意味着你将无法运行给定的应用,因为资源的不可用。这在混合云里尤其是个问题,因为数据中心的拥塞可能导致工作负载爆发到公有云,这可能大幅增加成本。

  为了避免此问题,请减少不同配置的数量,以防云资源池四分五裂。 选择尽可能少数量的服务器,VM和容器配置,以便应用程序可以在其中运行的广泛选择。你可能会发现,决定只用一种资源类型或配置,即使一些资源浪费在了小的,不起眼的应用程序上,整体成本仍然较低。

  令人惊讶的是,企业几乎很少采取这个简单的步骤。例如,大多数人不会尝试将他们的第一个公有云服务与其虚拟数据中心中的虚拟机配置进行协调,甚至更少人会跨多个云提供商采用单一的资源配置。任何云计划,无论是针对公有,私有还是混合云,都应该首先根据应用的资源需求进行分类,并创建少量的标准托管模型。

  为混合云,多云进行有效资源规划

  混合和多云部署使资源规划复杂化,因为它们将一个传统规划过程(数据中心规划)与那些,最好的情况是不同,最糟的是组织推动的过程与数据中心不协调或彼此之间不协调的过程连接在一起。从规划的角度来看,不仅要考虑数据中心的运营,还要考虑IT的运营。扩大IT组织协调混合云资源规划的作用。

  然而,如果回避集中IT协调的生产部门来推动云采用的话,这种方法将不会奏效。影子IT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不影响一线组织的情况下取得专业的云规划介入。任命一个云协调者来代表公司内的所有公有云服务是一个好的方法。该协调者应将数据中心简单的视为另一个云资源。

  仔细的云服务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但审查新的云合约以确保云资源池分割不会太过杂乱也很重要。这在影子IT或部门云服务合同没有中央IT审查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对于混合云和多云,专门的云协调者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平衡资源合同,以确保资金不会浪费,并且云提供商的定价或条款中的任何更改都会正确地反映在云计划中。

  划分云资源池必定有风险,并且在涉及多个买方管辖时更加突出,这在多云中经常发生,在混合云中总是发生。仔细规划和持续的服务协调可以减少这些风险,但请记住,如果可能,使用单个云提供商是防止云服务散乱的最佳方法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英国电信公司在贝尔法斯特开通运..
下一篇黑客通过国防统合数据中心入侵韩..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