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北京移动WiFi将装备万部公交车 预演公共区域4G商用
2013-04-03 08:53:47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
关键词:公交车 北京 区域
 
日前,由北京公交集团和北京移动共同打造“公交车无线上网系统”已经在北京市1路、52路、57路、300路等1800余部公交车上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在探索WLAN盈利模式的道路上,中国移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日前,由北京公交集团和北京移动共同打造“公交车无线上网系统”已经在北京市1路、52路、57路、300路等1800余部公交车上正式上线投入使用。通过该系统,中国移动的用户可在乘坐三环内的60余条主要交通线路的公交车时使用无线上网服务。据北京公交集团相关人员介绍,预计到今年年底,北京市将有超过10000部公交车实现WiFi上网功能,四环内大部分公交线路将覆盖无线上网接入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将成为北京移动首个落地的WLAN收费项目。自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30日,一直处于北京移动WLAN套餐免费体验阶段。“公交无线上网系统”的上线将见证WLAN套餐从免费到收费的完成。

  据悉,中国移动用户需要在网上营业厅或以发送短信的方式开通WLAN业务,然后才能在部署了WLAN系统的公交车上使用WiFi服务。6月30日以后,中国移动将按照CMCC(中国移动无线热点网络)资费标准对用户收取流量费。

  寻找需求、盈利平衡点

  WLAN终于收费了。这对于许多已经习惯使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国内用户而言,第一反应是排斥的。“这是由于在无线城市发展初期,一般都强调把它作为社会公众提供廉价的或者免费的宽带接入,通过这个方式来消除数字鸿沟,把无线接入作为发展无线城市的主要推动力量。”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庄梓新教授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但这种做法的实践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一方面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部门与电信运营商的正面冲突而阻力重重。”

  一直以来,TD-SCDMA+WLAN被视为中国移动建设无线城市的重要思路,其中,WLAN作为中移动现有TD-SCDMA网络的有效补充,可以起到有效分流2G/3G网络压力和带动流量经营的作用,在构建中国移动提出的“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中国移动2012年财报显示,中国移动数据业务快速发展,其中,无线上网业务高速增长,其流量比上年增长187.6%,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一数据直接反映了中移动部署无线城市取得的成果和用户对于无线上网的强烈需求。

  按照中国移动对无线城市的定义,包含了两个方面,即无线覆盖与无线应用。在无线网络覆盖方面,截至2013年1月底,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已在30个省336个城市上线推广,全国无线城市独立使用用户数达1200万。然而对于中国移动而言,缺乏有效的WLAN商业模式和无线应用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毛东军早在2011年就曾表示,北京市将积极推动三大运营商开展以3G和无线局域网模式为主的无线城市建设。他在当时就预计,未来几年随着3G建设的深入以及随着WLAN作为3G网络延伸和补充的不断加强,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将逐步建立。

  而此次北京移动与北京公交集团所采取的模式正是努力平衡几方利益的结果。在分工部署上,由北京移动在公交车上进行TDFi(华为推出的使LTE信号转化为无线网络信号的设备)的部署、调试以及使用期间的运营维修等,北京公交集团可以在今后与广告公司通过广告合作进行利润分成,并自主设计和更新“北京公交新媒体”的移动客户端页面及内容。北京移动则通过WLAN套餐向用户收取流量费用。

  不容忽视的一环

  “看似商业模式是平衡的,但这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用户的利益与用户体验。”对此,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对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外可以借鉴的WLAN盈利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广告公司租赁运营商的网络作为通道,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用,而用户端可以免费通过WiFi使用网络;另一种是由运营商来运营网络,收取WLAN流量费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如果是广告公司来运营,较难保证网络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但用户可以免费使用网络资源。而由运营商来运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网络质量。但缺点是每个月用户已按流量缴纳费用了,如果今后要在公交等公共场所使用WLAN的话,还要再付出一笔费用,这对用户来说是一种叠加收费。”

  记者就资费问题询问了中国移动10086客服人员,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两款不同的产品,用户需要分别购买才能享受不同的服务。”对此,通信分析师陈志刚表示,“总体而言,北京移动推的WLAN套餐要比现有每个月流量的套餐更便宜。但这两种套餐是互补性的,对有大量移动上网需求的用户和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而言,并不存在重叠收费的情况。用户可以选择在有CMCC信号时使用WLAN上网,而在其他需要上网又无法连接WiFi的情况下再开启流量上网。”

  从北京移动官方网站上获悉,WLAN无线上网套餐的计费方式不同于目前中移动用户每月使用的流量套餐,WLAN套餐是按照小时计算而非流量计算。6月30日体验期过后,WLAN将有三种套餐包推出。分为30元包15小时/月、50元包40小时/月、100元包200小时/月等三种,按使用时间累计,超出部分0.05元/分钟。此外,中国移动针对有突发上网需求和短时间上网需求的用户,还推出4种预付费卡形式。

  除了资费问题,公交上网的实际网络质量也是直接影响用户是否使用的关键因素。记者在实地使用时发现,只要使用“公交车无线上网系统”,手机就自动登录到“北京公交新媒体”的网站页面,页面目前包含了公交换乘信息、移动视频、新闻热点等几方面。对于未来是否广告内容采取何种方式植入,北京公交集团项目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尚无定论。

  毛东军此前也指出,要在北京市公共区域实现3G加WLAN,探讨最多的是WLAN网络的认证和便捷接入问题,“大家反映较多的是各种WLAN访问接入复杂麻烦。”与此同时,天津移动内部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表示了对在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利用WLAN上网产生的安全隐患的担忧。尽管资费、用户体验、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但用户对于无线网络的使用需求确实不争的事实。

  预演公共区域4G商用

  北京移动除了需要在成熟的商业模式与良好的用户体验之间寻找到平衡点,还要将目光放在未来TD-LTE的商用上。据相关技术人员介绍,此次北京移动部署的TDFi设备可以把所有具备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都间接变成TD用户。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指出,无线城市的发展是流量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车无线上网系统”的上线可以有效带动中移动的流量经营。“与此同时,也将是中移动对下一步在公交等公共区域开展TD-LTE规模应用体验的一种铺垫。”

  中国移动研究院资费研究团队郭永清在前不久一份关于国内外WLAN资费模式的报告中称,预计在即将来临的4G时代,WLAN的战略地位仍不容小觑。除了中移动以外,另外两家运营商也在加紧WLAN收费的进程。2012年年底,中国联通宣布Wi-Fi免费服务阶段结束,中国电信也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Wi-Fi时长卡开启了Wi-Fi收费时代。当前,国内三家电信运营商的WLAN资费产品采用的模式无非是捆绑赠送或单独收费模式,但不能阻挡的是WLAN用户数和流量都出现成倍增长。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线城市正在从概念变为现实。各国都在探索不同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其中能源、医疗保健和公共交通等行业焦点行业。伴随着未知与希翼,三个月后,北京移动的WLAN伴随着1800辆公交车将正式驶入收费模式。这种平衡各方利益的商业模式能否获得成功,还有待市场与用户的真实检验。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天津移动制定认证平台防盗号
下一篇华为全业务优化引擎,打造移动宽..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