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从泛滥到退潮
2014-05-26 14:41:08 来源:创事记 作者:【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你可能看到了,前天,三星公司宣布,7月1日起,将关闭自家平台上的移动音乐和电子书服务。孤立看这事,没啥不正常的。可我要说,这个苗头已成风。移动互联网领域,泛滥的应用商店以及衍生的商业模式,正在持续经历考验。牛逼的苹果也逃不脱。听我简短说说吧。

  你可能看到了,前天,三星公司宣布,7月1日起,将关闭自家平台上的移动音乐和电子书服务。

  孤立看这事,没啥不正常的。可我要说,这个苗头已成风。移动互联网领域,泛滥的应用商店以及衍生的商业模式,正在持续经历考验。牛逼的苹果也逃不脱。听我简短说说吧。

  三星这次没透露关闭两项服务的具体原因,只表示仍将通过自有及合作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内容选择,而且,业务关闭不会影响到近期在美国推出的Milk流媒体音乐服务。

  但你要想到,移动音乐、电子书及其他服务,可是三星去年冬天才推出的三星娱乐商店三星服务汇(Samsung Hub)的内容。Samsung Hub是它打造的重头项目,也是巨头“变软”的新标志,想借此改变硬件企业的印象,推动数字内容消费变革。当时,三星推广软文铺满了多家媒体,宣传要点正是内容类别丰富度,不仅有应用,还有音乐、图书、视频、游戏、教育等,并预装到Galaxy S4。

  这么短时间就熄火两项。其他服务未来是否关闭,三星没回应。至少我觉得不那么乐观。

  因为,这已经成风。让我来罗列一下先于三星发生过的更多事实:联想自家应用商店已关闭、HTC Watch在线观看出租视频服务已关闭;英特尔上网本应用商店AppUp已关闭;Adobe应用程序商店-CSDN.NET已关闭;诺基亚应用商店已关闭。而此前的2012年,Verizon、摩托早已关闭自家的应用商店智件园。

  一系列举动,你觉得偶然吗?你可能会说,这些公司,应用商店定位领域不一样。是的,但它们的商业模式基本没二致,无非就是开放平台与生态建设,挖掘服务价值,而且,除了Adobe,都集成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上。

  我给出我的判断与结论:

  应用商店已泛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当安卓阵营崛起后,几乎终端厂家都言必称“应用商店”,仿佛你不建,都不好意思混。每家都吹嘘自己多少应用,拥有优于苹果商店的分成模式等。有关安卓应用全球总量超越苹果的信息更是博了眼球。

  可我们看到的,却几乎是雷同的服务。应用越来越多,分门别类,栏目多多,一会精选,一会推送。人们越来越无所适从。

  应用商店就是一个APP,用得着在里面装载太多内容么?它难道没有一个量的制约吗?在我看来,它有。当你数量、类别太多庞杂后,你的目录层次必定复杂。毕竟它是移动终端,不是你家的PC。即便你有检索与搜索功能,用户也没多少耐心,为了一款应用,在商店扒拉半天。过多、内容服务项过于复杂的APP,其实已经成了一个PC互联网思维的东西。

  有些内容服务根本就不需要集成在APP里。听歌看书,线上渠道多得很,为什么一定要先打开一个单独的内容服务APP找半天呢?有太多细分渠道,比如移动浏览器聚合,独立的音乐播放器等,比打开APP再折腾更便捷。

  安卓一贯夸耀的海量APP,演变到现在,快沦为一种不伦不类的竞争结果,已经成了用户体验最差、抱怨最多的领域之一。

  而且,这种追逐数量与全网服务的策略,体现在分成方面,就成了阻抑的力量。安卓应用商店,很少真正赚钱的。许多开发者在上面不过混眼球,做品牌推广,并没有赚到真金白银,甚至有的还在亏损运营。

  我判断,这一局面还会继续恶化。未来,APP哪怕全部免费,都很难扭转这一局面。原因是,随着移动搜索功能强化,一个社会化搜索时代终会到来,加上网络与通信基础设施完善后,“云端”服务的普及,将给与人们更多获取上述内容服务的渠道,这类服务,未来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生活的标配,以免费形式提供增值服务。

  这不是危言耸听。Gartner今年1月发布报告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通过推荐引擎、好友、社交网络或广告来发现移动应用,受此影响,到2018年将只有不到0.01%的移动应用会继续为开发者带来可观收益。

  这其实也符合市场规律,安卓平台上百万应用与内容服务项目,同质化严重,当然是买方市场。

  事实上,这也是智能手机厂家盈利模式走向现实。过去它们老想着靠服务赚钱,但是即便是平台应用达百万级的苹果,其盈利核心依然来自硬件终端,应用商店带来的营收与利润依然微乎其微。

  面对这种局面,互联网公司已开始反思,并有了一定行动。比如,前端时间的360与小米,都推出了自己的智键,看似是个硬件,其实更多是对庞杂应用的个性定制与分流。移动终端竞逐应用商店、无所不包的商业模式正在过去,除上述社会化搜索与云端服务普及原因,智能手机外的各种移动终端,尤其可穿戴设备等,本身就是各种应用的独立化趋势。

  我不相信苹果会独善其身。它的平台上,各种应用与内容服务也已百万数量计。两年来,苹果应用商店热度已不像过去那般明显。我认为,这是苹果应用商店边际效应递减的征兆。

  看得出,苹果自身也在调整适应。它正在收购的耳机企业 BEATS,很可能就是苹果将音乐等服务从平台独立出去的信号,当然可以包装成流媒体服务,耳机本身也是一种可穿戴装置,它有望拯救濒临死亡的苹果iPod业务。

  可穿戴设备对应用与内容服务的分流,其实,也是对过去几年它过于依赖智能手机与iPad的反拨。未来,智能手机虽然依旧会是一种关键的终端,但地位肯定不会像今天则样招摇,以致人们戏谑地说,手机没电了、手机丢了,手机没带,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灾难。

  如此,应用商店也会随着终端功能的民主化、碎片化趋势,被分流,各种应用独立到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居等领域。不过,无论如何分化、分流,应用与内容的服务都依然会是最核心的部分,届时,我相信,一定会出现基于“云端”模式的更加独立、专业的第三方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为2014年底将在俄罗斯市场开设..
下一篇中国电信举行“先锋2014”西北区..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