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中国网(voipchina.cn)6月17日消息,我要感谢我妈妈,让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回头看互联网在中国也只不过20年,我都经历了,所以我感谢我的妈妈,让我没有错过每一次精彩的演绎。
1995年,当我单枪匹马闯深圳的时候,我在深圳赛格电脑城攒电脑,记忆深刻的是:内存条比黄金还贵;当时“联想”很火。
1997年,很平常的一天,我和好友来到瀛海威的广州天河区的门店,为的是免费上网,印象里瀛海威代表的是互联网;当时,四通利方(sina的前身)才刚刚成立。
1999年,江民杀毒软件很畅销,那是拿麻袋从邮局运汇票的时代,连邦软件红遍全国,电子商务成为热词,阿里巴巴获得投资。
2000年,我在QQ上认识的第一个网友叫“笨笨2000”;网络通讯的腾讯公司红了。
2002年,当我不打“红色警戒”后,网络游戏受到资本热捧。
2004年,我和朋友创立了XTools:中国第一家网上租用软件的公司,当时我们取名“月租型CRM”,当时盒装软件退出历史舞台。
2006年,“云计算”概念被提出,Salesforce成为云中典范。
2009年,免费大潮来临,江民杀毒消失了,360杀毒崛起了。社交媒体“微博”开始火了。
2011年,智能手机的崛起,微信出了1.0;移动互联网横扫天下,诺基亚没了市场,小米手机蹿红了。
2012年,“大数据”成为热词,“互联网金融”火了,“智能穿戴”也成为时尚。
2013年,微信的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来了,引领手机即时通讯的腾讯又火了。
2014年,马化腾和刘强东抱在了一起,要占领移动电商的中国高地。
这20年,企业起起伏伏,演绎着生生死死,瀛海威没有了;连邦软件没有了;诺基亚败北了;江民杀毒消失了……他们曾经辉煌过,他们曾经是那个时代的红人,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不是被互联网打败,就是被移动互联网所摒弃,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却迎来了新的王者:微信、互联网金融、移动电商。
互联网很有意思,每一年都有新的热词,每一年都涌现出新的显贵;每一年也蕴藏着杀机和暗流;不管你是否追寻,不管你是否领悟和感知,他们都将自然演绎,大势所趋,真所谓:风口年年上,危机天天有。

互联网发展的十年,我从来没有回顾我的过去,因为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我有的是机会,但真的不知道机会在哪?何为“乘势而为”?
后十年,我们一直在埋头苦干,只是偶然抬头,发现我们误打误撞,从SaaS到云计算、到移动互联网,我们都在风口浪尖,但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2010年,我的朋友李剑威预言过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个热潮,手机移动的管理软件将成为市场的热点和未来用户的选择,当时我却将信将疑。还好,我们的移动销售管理的App“企维”的研发,让我们没有被时代所抛弃,我们赶上了这一趋势。
从那时,我意识到“前瞻、预见”对企业是多么的重要,“坚定、践行、乘势而为”需要紧随其后,“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
雷军说:“踏上风口,是猪都能飞起来”,小米不能复制,但雷军的成功却一定有某种启示:企业家需要了解风暴口。因为,每个风暴口都可能是机会,都可能是乘势而飞的出发点。否则,我们将置身于危险的气流中。
我认定:移动互联网就是当前的风暴口,信则灵,信则有;坚定信心,让我们一起踏上风暴口。
微信扫一扫关注
(本站原创,厂商供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敬请注明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