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上海贝尔瞄准“跨界”:如何改善我们的通信?
2014-06-18 10:20:21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融合 上海贝尔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向传统领域的渗透和颠覆展现了大连接时代之下的跨界和融合,作为支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基础通信设施也在演绎融合和跨界。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向传统领域的渗透和颠覆展现了大连接时代之下的跨界和融合,作为支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基础通信设施也在演绎融合和跨界。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软件及服务事业部负责人张庆认为,在SoLoMo(社会化、位置和移动)引领的移动互联网变化下,通信行业的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做出改变。

  现在通信参与者需要什么?第一是在大数据的推动下需要更弹性网络;第二是,运营商以及OTT需要创新的业务,有更多业务收入和模式;第三点是用户体验及服务质量。这三点变化会驱动网络、业务和模式的全方位的转型,来满足通信的新需求。

  在上周举行的亚洲移动通信站上,移动和云碰撞,有线网和无线网融合,大基站和小基站混搭,3G、4G和5G技术的结合是上海贝尔跨界的主题。

  网络可“拐弯”了

  人们对网络信号不好的最普遍的抱怨是,在房子一处有信号,转个弯换个地方信号就没了或者弱了,另一个抱怨是,用的人的多了,信号就弱了。这是传统的宏基站部署的缺陷,只有一个大基站覆盖、网络吞吐量一定的情况下,覆盖区域总有强弱不均,用户多寡影响网络速度。

  上海贝尔副总裁、无线能力中心负责人李春亭认为,异构网的覆盖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异构网的核心是基站灵活部署,大小基站灵活搭配。在有宏基站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室内部署多个小基站,提高覆盖率和吞吐量。

  另一个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运营商可以通过软件做智能平衡和调度,比如针对不同资费的用户调度流量,网络自动的把优质资源分配给高端用户保证用户体验,运营商可以有新的业务模式和收入。

  固网迎来“第二春”

  在移动网络大发展后,似乎固网的价值在减低,上海贝尔的工程师们发现,固网在和移动网嫁接后会激发更大的价值。

  一组数据体现了固网的不可或缺。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预计,2014年视频业务将占据互联网业务流量的70%, 到2016年,85%的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将依赖固定宽带网络。

  中国移动的研究报告则表示,未来移动数据业务预计5年将增长40 倍,10年增长1000倍。从2008年开始计算,中国移动网络中的数据业务增加了60 倍,其中移动语音业务的60%和数据业务的70%发生在室内,未来室内业务将占总业务量的90%。

  上海贝尔固定网络部产品与方案支持经理孙曦光认为,在上行数据流传输方面,固定宽带网络具备更大,更稳定和更低成本的带宽优势。今移动4G LTE宽带网络可充分利用固定FTTx宽带接入网络的这一优势。“移动网络越宽,和有线网距离就越近。”

  5G重点关注智能连接

  关于5G技术,已经有多个组织展开研究。2012年11月,欧盟宣布成立METIS(构建2020年信息社会的无线通信关键技术)项目组研究5G技术。

  从2G到3G到4G,人们已经形成了对速率的“带宽崇拜”。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无线研究部副总裁Theodore Sizer博士认为,“移动网络的未来,不只是关于数据速率、不只是一个新的5G空口技术、也不只是关于如何使用M2M。”

  他认为,未来,网络与业务的发展,关键在于满足消费者对于特定应用的需求。消费者不关心采用什么“空中接口”获得服务,用户希望我们把他们和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连接在一起。“让通信服务适应消费者,而不是消费者适应通信服务”。

  贝尔实验室目前研发的一项技术很有趣:“基于上下文感知的资源分配”(CARA)技术。这项技术可利用上下文信息,通过智能流量管理,来提高用户体验质量。

  Theodore Sizer博士介绍说,CARA技术可根据上下文判断应用处于前台还是后台,如果是前台应用,则具备更高优先级。这样一来,相比传统的LTE调度,可支持更多的智能终端,终端数量高出60%。

  另一个维度上,该技术还可根据上下文,如用户的移动性、小区覆盖范围,以及视频参数判断,如果预测到覆盖区域有容量的挑战, 则先存入视频缓存,减少了视频丢包现象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移动谈5G:要应对移动数据增长..
下一篇[连载]《移动互联网风暴口的“猪..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