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基地招商遇冷 排除风险方可安全着陆
2013-08-22 10:28:18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产业园 感知中国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针对目前国内呈现的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建设热潮,有企业表示目前国内还无法看到一个有效的物联网产业建设模式和盈利模式,并非进驻物联网基地(或产业园)的最佳时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针对目前国内呈现的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建设热潮,有企业表示目前国内还无法看到一个有效的物联网产业建设模式和盈利模式,并非进驻物联网基地(或产业园)的最佳时机。

  基地建设热潮扑面而来

  关注物联网的人都知道,物联网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始于2009年。自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

  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建设也始于2009年。当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成立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拉开了基地建设的序幕。几个月后,上海、杭州、广州、北京等地也都高调公布了自己的物联网产业规划。一个个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也陆续正在或将在由规划变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园。

  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建设热潮近两年逐步由一线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不少地级市也不甘落后,明确表示要建立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吉林松原在今年6月1日也加入了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的队伍。6月1日,吉林省松原市举行了物联网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松原市表示将依次为契机,将努力打造立足东北、面向东北亚、“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产业核心基地。此前,浙江嘉兴、河北固安等地级市也表达了建物联网产业基地 (或产业园)发展物联网经济的意愿。

  自将物联网产业列入国家新型战略性产业以来的三年内,国内物联网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公开资料显示,无论经济发达的省份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均打出了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的规划。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内已着手或即将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的省份有:贵州省将投资200亿元在贵阳、白云、花溪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物联网产业基地,以扶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广东省为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在顺德成立了物联网产业联盟;平台层在山东济南得到重视,投资1.7亿元建成数据中心等等。

  众人拾柴火焰高,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的建设不仅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重视,也引起了高校、相关物联网企业的重视。据了解,目前物联网基地建设大军中,除了“政府军”,“企业军”也异军突起,投资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建设。如广东物联天下物联网信息产业园就是由广东物联天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贵州中博物联股份有限公司也表示,未来十年内,该公司欲规划建设“贵州省物联网基地”。

  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建设,呈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景象,也引起了行业内人士的思考。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基地实际运营情况如何,企业入驻率、产值如何?此举是跟风亦或是地方政府在作秀,搞政绩工程?

  近日,记者从各地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发现,无论已建成运营的、在建的还是规划中的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走的是“差异化”发展路子,各有侧重,较好地避免了“掐架”及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物联网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沣西产业园)是一家规划中的物联网产业园,预计将于今年10月开建。据沣西新城管委会一位杨姓工作人员介绍,“项目的规划和评审工作都已经完成了,园区规划面积有2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8.3平方公里。我们将以信息服务、信息设备制造和总部研发为重点,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按照规划,最先进行的是信息服务业的招商。”

  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已和沣西产业园签署了入驻协议,项目总投资达42亿元。另外,沣西产业园中的首发项目——西部云谷作为陕西省保增长重点支持项目将吸引中国人口数据中心、林业信息系统、陕西省政府云等重点信息业务系统的加盟。该负责人还透露:沣西产业园内的生活配套面积有近三万平米,也将与园区建设同期动工。

  与沣西产业园不同,广东物联天下物联网信息产业园(以下简称:顺德产业园)是一家已开园的物联网产业园。该产业园分为两期工程,今年2月16日该产业园一期项目已经开园,二期项目预计会于2013年1月开始建设,计划建设面积超过一千亩。

  顺德产业园的开发商、运营商——广东物联天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廖小姐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我们的产业园从2010年起开始规划,计划分两期完成,总投入2.7亿元的一期项目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其中,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为一体的体验馆主体区是由韩国三星SDS担纲设计打造的,占地面积约三千平米。

  “我们已经与软通动力、三星SDS、IBM、台湾TCA会员企业、中科院、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及学术机构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已经签约或入驻的企业有60余家,其中孵化器企业35家。”廖小姐告诉记者,顺德产业园现已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随着主打牌“智慧乐从”项目的建设实施推进,其示范效应和标杆模式,将形成持久的效应和巨大的连锁经济效益,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园内的产业链综合集群盈利发展。

  记者了解到,顺德产业园的二期项目预计会于2013年1月开始建设,计划建设面积超过一千亩。“二期项目将分区开发,A区约为三百亩,重点发展研发与设计、系统工程、智慧业务运营、应用服务、软件开发与应用集成等领域;B区约有七百亩,重点发展应用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服、交易市场、感知制造等领域。” 廖小姐介绍道:“我们希望能够综合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将一流硬环境打造与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结合起来,把顺德产业园打造成一个高端资源吸引力中心和宜居宜业的科技都市,促进高端产业与城市品质服务相互融合共生。”

  我们不难发现,沣西产业园侧重信息技术产业,顺德产业园侧重智慧城市产业。从记者掌握的信息来看,发挥优势、差异化发展是各地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的明显特征。

  重庆市经信委人士谈及重庆物联网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时明确表示,“将与上海、天津、无锡等城市有所差异。”据了解,这种差异就是在物联网应用项目上下功夫,发展宜居通、数字城市等物联网项目。吉林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已如此,以汽车电子、光电子、电力电子、新型元器件、软件及信息服务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了一批物联网软硬件研发生产与应用服务企业。

  政企寄望“效益”定心丸

  抢建物联网基地(或产业园)的风潮之下,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招商没预期中那么乐观便是这些问题之一,据了解各地物联网基地(或产业园)或多或少均遭到企业冷遇,招商并不理想。

  以无锡为例,据《无锡市传感网产业发展建设规划》,中国传感信息中心空间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首期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按照江苏方面的规划,至2012年,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要超过1500亿元;至2015年,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要超过4000亿元。

  江苏是否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从多方面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当地企业,确实都存在很大的压力。

  “现在全国都看着无锡,如果政府的钱投下去,两三年之后却没有龙头企业出来,怎么办?”无锡一位官员表示,很多人私下都为无锡担心。在企业方面,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瑞思创)作为一家上市物联网企业,颇具代表性,但是中瑞思创并没有选择进驻无锡物联网产业园区。问及原因,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吴莉萍告诉记者,国内物联网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从宏观上来看,国内物联网产业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建设模式和盈利模式,因此,这个时候并不是选择进驻物联网产业园区的最佳时机。最终,中瑞思创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选择自己建设物联网厂房。在完成一二期厂房后,中瑞思创正投入3亿元建设第三期产房,用以科研及生产。

  对待数量众多的物联网产业园区,业界观点不一,但多数企业都处于观望状态。刚带队参加完8月15日在深圳举办的“2012(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之后,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熊忠安表示,企业无疑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在考虑是否进驻物联网产业园区时,必须考虑成本的问题。目前很多物联网企业尚处于研发阶段,在没有实现量产,没有看到效益时,企业大抵是没有动力的。熊忠安透露,目前江苏无锡物联网产业园区正在开辟一个专区,以优惠政策作为条件吸引物联网企业进驻,用以整合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物联网资源。

  正如一位地方政府人士坦言,政府搭台没问题,但物联网产业必须做起来才行,但是国内物联网产业基础太弱,一两年甚至三五年都未必能见成果。显然,物联网产业园区并非单靠政府简单扶持就能投产出效益。物联网产业园区建设是否顺利,或者说在建的物联网产业基地最终能否按照各地政府的规划进行投产,其背后的关键显然是看企业。

  物联网产业园区成败看企业,企业有无动力看效益,但效益又从哪里去找呢?也许,正如熊忠安所忧虑的,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基础薄弱,芯片、传感器、云服务等关键环节大都需要从零开始,要在短时间内形成盈利模式,真正实现效益,谈何容易。

  排除风险方可安全着陆

  质疑声几乎伴随着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在质疑声中,我国物联网产业逐渐朝向好的方向在发展。持续升温的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建设再次遭遇质疑声——建如此多的基地就能帮物联网产业实现安全着陆?

  且不论质疑声正确与否,应当理解这些质疑声。

  从本报调查情况来看,建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的初衷与业内质疑声的初衷一样,都是为了早日实现物联网产业的安全着陆。产业基地建设者与质疑者并无实质性的意见分歧,只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建设者希望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可行的物联网产业着陆的路子,质疑者在观望中期待着陆的精彩,忽略了探索着陆的过程的价值。

  但理解质疑者,并不是说可以将质疑声置若罔闻。我们应当从质疑声中听出“善”的东西,并“择其善者而从之”。关于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建设现状的质疑,并非泼冷水,而是善意的提醒。质疑者思考的是“一个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占地几十亩、投资动辄上百亿,值不值?”这其实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风险规避问题。这不正是物联网基地(或产业园)投资方最应思考的问题吗?

  物联网产业园区并非单靠政府简单扶持就能投产出效益。物联网产业园区建设是否顺利,或者说在建的物联网产业基地最终能否按照各地政府的规划进行投产,其背后的关键显然是看企业。企业天生就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考虑是否进驻物联网产业园区时,首先考虑的是效益与风险分析。这就意味着,物联网产业能否通过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实现着陆的关键在于能否将相关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让企业的效益先安全着陆。


  找到如何排除企业进驻物联网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可能遇到的经营风险的答案,也就找到了物联网产业着陆的答案。自负盈亏的物联网企业主导的基地(或产业园)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让智能楼宇成为建筑节能..
下一篇物联网的发展将推动中国智慧物流..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