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与遇到瓶颈
2014-07-07 16:17:47 来源:国脉物联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2009年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来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无锡建立了物联网基地;也同样是在这一年,传感器网标准化工作小组成立,标志着我国将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传感网技术标准,力争主导制定传感网国际标准。
  2009年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来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无锡建立了物联网基地;也同样是在这一年,传感器网标准化工作小组成立,标志着我国将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传感网技术标准,力争主导制定传感网国际标准。
  物联网带来集群效应
  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物联网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机器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赛迪顾问研究显示:物联网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
  未来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层面将形成于四大产业群,即共性平台产业集群、行业应用产业集群、公众应用产业集群、运营商产业集群。这四大产业集群构成了与物联网应用关联度最高的产业群体,并带动传感器、集成电路、软件等相关的一般关联产业群进入高速发展期。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有望达到30∶1,物物互联将成下一个万亿产业。从应用层面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公众业务领域以及平安家居、电力安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环保等诸多行业的市场规模均将超过百亿元甚至达到千亿元。
  细分市场差距很大
  物联网具有广阔的行业应用需求,可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安防、物流、零售等重点领域。然而,由于不同行业在物联网政策倾向、技术与市场成熟度等方面差别较大,物联网的细分市场发展并不均衡。一方面,物联网已在我国公共安全、民航、交通、物流、环境监测、电力等行业初步得到规模性应用。目前国家电网已经采用双向传输的电力线标准,第一批智能电表的招标工作也在近期结束。而就智能水表和智能暖气表来说,可通过GPRS、CDMA等无线通信标准进行无线抄表,甚至可以采用ZigBee、蓝牙等标准进行人工无线抄表。同时,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面向个人用户的应用已初步展开。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分布不均衡,以及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系统建设尚处初级阶段,像城市智能灾害防控、智能医护等应用才刚刚起步,无论在技术还是规模上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正因为物联网产业具有关联度大、渗透性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诸多细分市场发展才不能保持绝对的均衡。按照关联度大小,重点培育和发展核心产业,鼓励发展支撑产业,以应用促进带动产业发展成为目前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策略。
  物联网发展瓶颈因素分析
  综观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喜忧参半。物联网行业应用需求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政府各部门对发展物联网产业态度积极,这是产业发展之“喜”。“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存在诸多产业发展约束因素。赛迪顾问研究发现,中国物联网产业突破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使在全世界范围,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出台,标准的缺失将大大制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其次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作为国家战略新兴技术,不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就不能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建立国家级和区域物联网研究中心,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是积极的可行性政策出台。出台相关的可行性产业扶持政策是中国物联网产业谋求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政策先行”将是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是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协调与互动。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许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但这些行业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互动,才能有效地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顺利发展。
  五是重点应用领域的重大专项实施。推动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还必须建立一批重点应用领域的重大专项,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通过“局部试点,重点示范”的产业发展模式来带动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美国:农业物联网将引领下一个农..
下一篇物联网并不总是需要连入互联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