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避免踩踏悲剧 需搭上物联网便车!
2015-01-04 11:37:26 来源:国脉物联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大数据 智能监控
 
2015年第一天,上海传来噩耗: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目前事件调查正在紧密进行中,而关于事件背后的解读也有更多的内幕浮现出来。


    2015年第一天,上海传来噩耗: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目前事件调查正在紧密进行中,而关于事件背后的解读也有更多的内幕浮现出来。当然,作为对此次事件的反思,悲剧一旦发生,我们更应该考虑地是如何用更好的手段,去尽量避免这样的“黑天鹅”事件。
    如果从社会化管理的角度,无非是两个方面,要么通过实施的监控手段和即时的监控反馈来保证对大批量人流的秩序管理和引导;要么通过事前的计划和安排,包括线路、聚集点、人群分布等作出事前的设定,然后通过后续的安保力量和秩序维护人员进行现场的蹲点服务,保障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但是,在大多数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中,往往做不到事前的预设和情景安排,因为很多突发事件的爆发点,并非是现场的秩序维护出现了根本的问题,而是其他与秩序有关的心理、人为、气候甚至是临时的声音、影像、通讯等方面短时间的变化,导致了一个微小的变化产生,而现场的管理方很多情况下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全面掌握这些微小的变化,最后就通过时间的拖延和发酵,逐步造成了不可挽救的后果。
    这次上海滩上发生的踩踏事件,作为当时的亲历者,谁也不会料到,一个突发的,偶然性的“高楼撒钱”的行为(有待调查机构深入调查),会造成几十条生命的惨重后果,一旦发生,连在场的管理者也无能为力,事件集聚时间比较缓慢,而爆发则只需要一刹那的时间,而这个短暂的生命窗口,也成为了大多数人难以躲避的梦魇。
    如何用科技的手段,来控制这种风险的发生,或者至少是能提高现场管理的沟通能力和秩序的维护能力?
    为什么事前已经做好预设的,紧密部署的大型活动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但是这种非事前预设的,临时性的“黑天鹅”却让人无法应对?
    关键就在于现场舆情的监测和及时的应对能力出现了问题。在这一方面,未来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物联网与分布式设备可以较好缓解这个问题。
    什么是物联网呢,相信这个概念不用赘述,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手段来管理和连接物理设备,产生物物相联的互联网的状态。传统的互联网,主要是基于PC端的虚拟网络,但是对线下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的能力是不足的,随着互联网从PC端逐步转移至移动端,再由移动端的便捷入口连接至线下的分布式智能设备,那么,人的定位、行踪、热点、人流乃至于情绪管理也许都会成为一种可能。
    其实,这样通过物联网与分布式设备来感知具体区域的交通、人流和舆情的行为方式,已经有过较为成功的实验。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交通管理就是物联网在政府公共管理方面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
    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经历了24次单日超50万人次的大客流,还遭遇了百万人次的超大客流。但世博会的运转照样秩序井然,滴水不漏。在上海马路上开车,每行进四五百米就会触发一个感应线圈。这些铺设在道路暗处的小小线圈,向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传回道路运行信息。通过各种线圈、微波、地磁、视频获得的海量数据被集成处理后,可以动态掌握实时客流情况。
    从这次的踩踏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目前社会化管理手段中对于非事前的,实时的事件监控和反应能力还是相当不足的,而如果没有科技化手段的辅助,这个部分管理的职能也很难切实履行起来。
    可以怎么做呢?这也是以后社会化管理与公共危机处理的一些深度思考。
    一、在关键的核心城市地段和场合做好分布式智能设备的铺设,而且这些设备需要保持一定的隐蔽性,考虑到人的情绪和具体行为方式的变化,可以通过立体式的分布,来综合评价某个时间、地点,人群的集中、分布、流动情况,然后及时反馈给集中的后台作业平台,以便提早防范。
    二、将用户的移动智能设备与现场的分布式设备提供连接的通道,一方面及时掌握人流的变动趋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现场的舆情和行为方式以数据或者警报的方式发送给现场的人流,让人流中不同区位的人能够及时掌握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点。
    三、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功能,给想要到现场的人一个提前预知可能出现的人流分布的情况。通过对往年数据的采集和收集分析,结合目前人口、结构和商业发展的情况,以事情数据化分析的方式让人流及时了解当天可能会发生的拥堵情况。
    在科技化时代,光靠人力管理是很难达到优化管理效果的,更需要的是深入的科技管理手段的尝试。因为一个公共危机事件,很多情况下是传统的制度化管理手段难以解决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搭上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快车,将潜在的风险尽早地防范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重庆建物联网智慧之家 窗子可自动..
下一篇海尔张瑞敏:物联网将颠覆一切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