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埃森哲:未来十五年产业物联网将爆发式增长
2015-01-26 19:28:22 来源:财经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产业物联网(Industrial-Internet-of-Things)以智能互联的设备和机器为基础,帮助企业拓展全新的数字化服务和商业模式。埃森哲今天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计,产业物联网在未来十五年将呈爆发式增长,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成熟市场。

  产业物联网(Industrial-Internet-of-Things)以智能互联的设备和机器为基础,帮助企业拓展全新的数字化服务和商业模式。埃森哲今天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计,产业物联网在未来十五年将呈爆发式增长,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成熟市场。

  到2030年,产业物联网的资本投资及其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将为美国累计贡献GDP6.1万亿美元。如果美国对产业物联网技术的投资再提高50%,并为其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如提升相关技能和改善宽带网络等),那么到2030年,产业物联网有望为美国GDP创造7.1万亿美元,使得美国GDP比常规预测水平提高2.3%。

  如能采取类似的积极举措,到2030年,德国GDP将有望累计增加7000亿美元,相应GDP较常规预测水平提高1.7%;英国若效仿此举,到2030年累计GDP则可增加5310亿美元,相应GDP较常规预测水平提高1.8%。

  在新兴市场,相比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中国将有望从产业物联网中实现更显著的经济收益。如能落实支持产业物联网发展的各项措施,到2030年,中国累计GDP将增加1.8万亿美元,相应GDP较常规预测水平提高1.3%。

  但是,各国能否获得如此巨大的增益尚有待考验。埃森哲对全球1400多名企业高管(其中736位为首席执行官)的调查发现,73%的受访企业尚未制定出有关产业物联网的切实行动计划,只有7%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已制定全面战略,并配以相应投资。

  研究显示,企业未能下大力气推进产业物联网的主要原因是,应用产业物联网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并非易事。虽然多数受访企业高管(57%)同意产业物联网将带来巨大的创收机遇,但仅有不到七分之一(13%)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企业能够真正通过产业物联网实现新增创收。更多企业只是专注于应用产业物联网提高效率,认为产业物联网最有可能为他们实现的益处在于提高员工生产率和降低运营开支(分别占46%和44%)。

  埃森哲全球首席技术官保罗·多尔蒂(Paul Daugherty)指出:当前产业物联网技术已然成型,但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运营模式——与竞争对手合作,寻找其他行业的合作伙伴,重新设计组织架构,投资培养新的技能和人才。方能充分发挥产业物联网的经济效能。

  埃森哲对20个主要经济体的分析显示,在迅速普及产业物联网方面,许多国家没有提供充分支持。美国、瑞士、北欧诸国和荷兰遥遥领先;西班牙、意大利与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一样,则缺乏发展产业物联网的有力条件,其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技能欠缺、制度基础薄弱,因而无法支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报告指出,企业需要协助政府改善这些关键条件,鼓励加大对产业物联网的投资,才能实现其规模化应用。

  研究还显示,87%的受访企业高管认为,产业物联网将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埃森哲与世界经济论坛此间联合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指出,数字技术将提高员工现有技能,助力员工从事更加精密的作业,这将为未来的劳动力转型带来积极影响。比如,钻井运营商可远程操作设备,与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师协作提升钻井作业的精确度和生产率。

  多尔蒂表示:“产业物联网将使每一个员工成为知识工作者,并帮助机器操作员及其他员工利用数据,从与设备协同作业中实现更多产出。这不仅关乎生产效率,还在于员工在数据的帮助下以全新的方式创造新的价值。产业物联网不仅能对现有工作有所裨益,还会形成更多虚拟协作的工作环境,创造全新的工作岗位。”

  埃森哲指出,实现产业物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企业亟需在三大领域采取行动:

  重新设计产业模式。企业有必要对其组织机构、合作伙伴和运营业务重新规划设计。例如,农用化学品企业与软件供应商、气候数据提供商和卫星运营商合作,提高特定地点和条件下的作物产量;制造商的运营也可能需要去中心化,因为诸如3D打印等技术能快速生产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充分利用数据价值。这包括建立交互操作性和安全标准,确保数据在企业间能安全共享。同时还需要新的财务模式,支持“按次付费”以及其他以服务为基础的解决方案。

  未雨绸缪打好基础。随着更多数据的涌入,企业需要建立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把决策权下放给一线员工。企业需建立新的组织结构,支持员工与伙伴企业的对等部门开展更富创造性的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烽烟再起 且看巨头们的“五..
下一篇物联网留给有眼光有耐心的人的事业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