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5G临近物联网成新风口 巨头卡位加速产业重构
2015-08-10 15:59:20 来源:通信产业网 作者:【
关键词:谷歌 MICO IoT
 
在3G大规模应用、4G大A力推广的当下,5G开始成为新的行业热点。一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召开5G峰会勾画5G发展时间表,并发布《5G网络技术架构白皮书》,2020年之后,5G有望大规模商用,使经济生活从过去的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领域;二是,行业巨头加快5G产业布局,如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三星等已研制出概念样机,而谷歌公司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Brillo、三星正式推出连接物联网设备的芯片rtik等,加快操作系统、芯片等生态圈的构建。

  在3G大规模应用、4G大A力推广的当下,5G开始成为新的行业热点。一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召开5G峰会勾画5G发展时间表,并发布《5G网络技术架构白皮书》,2020年之后,5G有望大规模商用,使经济生活从过去的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领域;二是,行业巨头加快5G产业布局,如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三星等已研制出概念样机,而谷歌公司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Brillo、三星正式推出连接物联网设备的芯片rtik等,加快操作系统、芯片等生态圈的构建。

  在4G尚未全面普及的情况下,我国加紧布局5G,一方面为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与话语权,另一方面则是物联网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全新变革模式,有利于推进“互联网+”战略落地。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的新风口,产业链各巨头已开始卡位软硬件各个节点,市场博弈升温。

  5G卡位,物联网成新风口

  近两年,全球5G研究不断加速,5G概念日渐清晰。虽然按照国际电信联盟的时间表,2016年将正式启动标准研制,2020年推出5G标准,但各国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希望早点商用。如韩国正在计划2020前部署5G商用网络,并已在技术和标准方面启动了研究,包括芯片和产品等,计划在2018年韩国平昌举行的奥运会上使用5G网络传输一些音视频节目。

  对通信行业来说,未来的5G可能意味着技术标准主导权和专利话语权的争夺。每一代通信网络都会形成一批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成果,参与其中的厂商占比的多寡,则会直接影响着其在未来数年从行业所获取的利润以及所掌握的行业话语权。预计我国5G的大规模商用将在2020年之后,不仅释放通信行业下一步投资热点,更是刺激产业巨头加入5G卡位战,而物联网成为一大亮点。

  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曾表示,在未来的全联接时代,5G将会成为全联结世界和未来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驱动者,带来的不仅是更高的速率,5G对全社会最大的意义就是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这将对工业化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变革。

  全球信息科技发展的主轴,正经历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引领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无论是苹果、三星、谷歌这类国际产业巨头,还是华为、阿里等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力量,都已瞄准新的风口——物联网。物联网,已是兵家必争之地,预计随着行业巨头陆续投身其中,对包括通信、芯片、汽车等在内的多个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产业重构,顺应“互联网+”

  目前,物联网等创新技术正重构传统产业,继而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而这需要一个全新的ICT基础架构,其基础正是智能的全联接工业互联网。正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所说,5G的很多场景已经用到了生产领域,以及各个行业,跟我们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是一脉相承的。

  根据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将达到260亿部。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发展前景,从传统厂商到新兴企业都铆足了劲。

  去年7月,阿里发布号称“中国第一款物联网操作系统”的MICO智能硬件操作系统,就引发高度关注。此外,华为已投入巨资构建华为运动健康平台,加强穿戴式生态链合作、联想计划打造基于联想智能云平台的IoT生态系统、美的苏宁合作布局物联网智能空调,而国际巨头——谷歌则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Brillo,重新加入物联网平台竞争……

  对于备受互联网OTT冲击的电信运营商来说,物联网则被视为扭转管道化危机的突破口。中国移动推出的物联网专网卡已经应用到金融行业,智能穿戴行业,车联网行业中。易观智库分析师任伟巍分析称,中国移动最大目的仍是借助物联网的发展机遇,摆脱传统管道商的角色。另一边,深圳联通则联合腾讯推出“沃·Q物联卡”,通过跨界合作提升产品价值。

  物联网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产业链各方纷给予在物联网布局上下“先手棋”,其目的都是为了在圈地时代占据平台优势,在服务、硬件、内容等方面入手,打造跨终端的服务和无缝的连接,让主流产业真正利用物联网来提升效率,让“互联网+”从概念走向现实。

  软肋待破,博弈还是合作?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必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和盈利空间。根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预测,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对电信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而言,具有强大吸引力。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产业环节分散;统一标准缺失制约应用水平的提升;软硬件相似,同质化竞争严重;传感器基础支撑能力较弱等。例如,在运营物联网M2M业务的过程中,由于行业内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经常会发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这种问题尤其存在于是通信、芯片和模块等产业链上游与设备商、互联网企业等产业链下游之间,对各方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虽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都对物联网产业提出相关规划,但互联网引发的每一次变革,随之而来的都是源自竞争的阵痛。在政策利好、技术演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物联网将加剧行业内部竞争。尤其要将机遇转化为有分量的收入,产业链各方都面临一系列挑战,欧美在物联网开放平台方面已经走在前列,与其单打独斗,这就更需要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各方的合作,合作才能破解技术、标准等软肋的制约。

  未来5G时代,物联网是最被看好的蓝海服务。现阶段,产业链各方更需加强各作,来共同推动物联网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发挥价值链核心作用成后市竞争的关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系统级物联网解决方案,Helix何以..
下一篇佛山使用物联网技术追溯食品,提..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