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政策加码消费金融 开启十万亿级市场
2016-04-05 17:34:59 来源:金融界网站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事件:央行协同银监会发文鼓励发展消费金融。近日,央行及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要求培育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

  事件:央行协同银监会发文鼓励发展消费金融。近日,央行及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要求培育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文件高亮如下:

  首次提及消费场景,鼓励针对细分场景的消费金融。文件指出,鼓励消费金融公司针对细分市场(即各类场景)提供特色服务,在批发市场、商贸中心、学校、景点等消费集中场所(还是场景),通过新设或改造分支机构作为服务消费为主的特色网点,在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肯定互联网、大数据和移动征信等信息化手段积极作用。文件指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动消费信贷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研发标准化网络小额信用贷款,推广“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打造自助式消费贷款平台。

  要求改善消费金融基础设施,加快第三方征信建设。文件指出,要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提高用卡便捷度,促进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规范发展;同时引入社会征信机构或吸收社会资本成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搭建消费信用信息平台,优化信用环境。

  点评:

  政策频发支持产业发展,场景金融或成促消费政策重要落脚点。《意见》是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的细化与落地。管理层频繁发声,再次印证我们对在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趋势下,以“资产荒”为背景,未来是挖掘新消费领域内消费者及小微企业信贷等长尾资产的暴利时代的逻辑判断。《意见》首次提出了细化的场景,充分印证了资产端场景的价值,鼓励深耕场景或成未来政策重要落脚点。

  长尾消费推动银行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相关科技公司将直接受益。我们注意到《意见》倾向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创新主体推动消费金融,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信贷需求挖掘及授信效率,盘活存量持卡用户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考虑到传统银行在创新性人才、技术等领域的滞后,未来产业层面银行与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意见》无疑直接利好原本就以同银行合作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

  投资逻辑:直接利好已经与银行开展消费金融及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的企业;间接利好银行信息化、与银行存在深度合作的信息服务公司。

  重点关注:

  奥马电器(68.00 +0.19%,买入)(002668.SZ):收购中融金全面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借力中小银行,渗透线下交易场景,构建社区金融O2O生态。凭借“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与中小银行战略合作共建互联网直销银行,同中小银行发“钱包生活”联名卡并以“钱包生活APP”为载体渗透终端消费者(ToC),以“智能POS”渗透线下商家(ToB),卡位社区O2O交易场景,逐步挖掘中小微企业信贷及个人消费信贷资产。我们预计2015-2017年摊薄EPS为1.52、1.74和2.99元。

  康耐特(24.50 +2.08%,买入)(300061.SZ):收购旗计智能,为商业银行行信用卡BPO,转型渗透消费金融,利用自身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势及产品研发能力,开展包括商品邮购分期、服务权益分期及信用卡账单分期业务,未来将进一步拓展银行消费分期营销外包业务、银行投融资平台运营外包等业务。

  海立美达(24.01 +0.54%,买入)(002537.SZ):收购联动优势,主营业务包括为银行提供移动信息服务、为运营商提供计费结算以及第三方支付业务,全面布局互联网金融。联动优势主要面向中国移动的银行集团客户,提供95开头的短信业务,目前有包括工建交等14家银行客户,圈存大量个人借记和贷记用户信息,未来会进一步深化与银行的消费金融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海归瞄上“私人定制” 物联网智能..
下一篇中国工业机器人虚火:扎堆中低端 ..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