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市公安局和金华安邦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市区电动自行车物联网防盗工程正式进入实施启动阶段。
作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市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40万辆左右,每4人当中就有1辆电动自行车,可电动自行车盗窃案件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以来,仅市区发生电动自行车被盗案件2000余起,占盗窃案总数的18.9%,发生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7900余起,占交通事故总量的35.7%。
电动自行车盗窃案件为何频发?一方面是因为电动自行车防盗设施简单,易于撬盗,且转移、藏匿、拆卸方便。另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滞后以及电动自行车超标等问题,电动自行车一直处在“黑户”状态,虽然交警部门开展了登记备案工作,但仍存在治安管理难、盗窃破案难、事故理赔难等问题。
电动自行车盗窃案件的高发不仅消耗了大量警力,无牌照还导致破案难度大、追赃难度大,常常出现“案件破了,车子找不回”“车追回了,失主找不到”的现象,这让市民和民警都十分头疼。
市公安局充分借鉴各地管理经验,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群众受益”运行模式,推出“物联网+电动自行车”管控机制,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管控。利用物联网,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得知车辆的当前状态、位置、使用记录等。
市公安局通过综合考量,并在反复研究论证基础上,最终决定由金华安邦公司作为市区电动自行车物联网防盗工程建设总承包商。今年12月至明年1月底,安邦公司将完成市区2800个基站安装任务,并完成运维中心(含系统数据库和管控平台)建设工作。明年2月,市公安局将正式启动市区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备案工作,市区各派出所设立常态登记备案点。同时,在市区人流密集的广场、商场附近设立临时登记备案点,以提高登记备案率。
据了解,市区电动自行车物联网防盗工程建设,破解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与易盗难寻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拓展物联网这一新型技术在警务工作领域上的应用,提升警务的实战能力和服务水平才是根本目的。
今后,市公安局将利用物联网“人、车、物”无缝联动这一特点,结合运用各种侦查手段,提高警方在各类案件中的侦破效能,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