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江苏移动发挥物联网优势描绘智慧农业新图景
2017-11-13 16:45:34 来源:人民邮电报社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这个成天与‘三农’打交道的人来说,格外振奋,感觉干劲儿更足了。”江苏移动宜兴分公司丁蜀物联网农业小镇的项目经理史俊超最近心情不错,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丁蜀镇莲花荡大田的水稻亩产提高了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这个成天与‘三农’打交道的人来说,格外振奋,感觉干劲儿更足了。”江苏移动宜兴分公司丁蜀物联网农业小镇的项目经理史俊超最近心情不错,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丁蜀镇莲花荡大田的水稻亩产提高了5%。农民的钱袋子鼓了,对他这个项目经理也更加信任了。
  2017年3月,江苏移动无锡分公司携手丁蜀镇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联合打造了丁蜀物联网农业小镇,大田、茶叶、大棚作物等农业生产均实现科学化管理,农民收入普遍增加。移动物联网正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小到物联网卡,大到物联网设备与平台,江苏移动不断加大农业物联网应用推广力度,现已在无锡、南京、苏州、泰州、淮安、连云港等十个地市内,与20余家政府部门及企业开展农业物联网项目的合作,并促使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开花。
  物联网 大田
  精心呵护水稻生长
  传统种地,农民是凭经验、靠感觉,脸朝黄土背朝天,而移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他们不用置身田间,也能准确掌握田间湿度、温度以及光照情况,精确把握水稻施肥、打药时间。
  “通过气象测报设备,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获取温度、降雨量、光照强度、风速风向等气象指标。”据史俊超介绍,这些指标都会实时展现在无锡移动打造的大田物联网平台以及手机App上,为农业生产活动安排提供参考。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施肥与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以往靠经验无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现在,只需通过肥情监测设备收集农作物叶面反射的光谱,平台就可以分析出农作物的生长指数,将数据与标准指数进行比对,就能获得最优的施肥方案。“根据施肥方案,水肥一体机可以将肥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在灌溉的同时完成农作物施肥,一举两得,而且还特别节省肥料,一亩地能少用5%的氮肥。”
  针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虫害问题,首先通过虫情测报灯进行昆虫诱集,分析昆虫数量及种类后,平台会制定精确的农药喷洒方案,然后利用无人机在低空进行精准施药,提高了农药喷洒的均匀性和喷洒作业的安全性。
  让史俊超颇感骄傲的是,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操作。“只要网络允许,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实现农作物管理,穿着西装、喝着咖啡也能种地。”
  得益于移动物联网,泰州、徐州的农户也享受到生产智能化带来的好处。泰州移动与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建设的智慧农业平台,可以自动跟踪农田气象、土壤墒情和农作物长势,并能根据当前农田状况进行自动灌溉、排水等操作。而徐州移动为邳州市炮车镇高新工业园的都市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则承担起“土壤医生”的角色,能够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被监测区的土壤变化,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数据支撑。
  物联网 大棚
  盆栽种植轻松过半
  对于很多人来说,鱼腥草是上佳的美味,或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药。谁曾想,在江苏神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鱼腥草摇身一变,成了药食两用的绿色盆栽。几百平方米的大棚内,种满了鱼腥草、垂盆草、紫贝等盆栽植物,两名工人穿梭其中,做些简单的工具整理工作,大棚设备的操控则依靠设施园艺物联网平台来实现。
  这个设施园艺物联网平台,由无锡移动打造,通过传感设备对大棚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数据进行采集,经平台分析后,自动控制棚内的风机、湿帘、遮阳帘等设备,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最优,并按照植物需求智能化管理分配肥水,使栽培条件达到最适宜水平。
  “以前天天要跑过来看看,现在一周来一次就行了,多出来的时间跑跑客户,考虑考虑企业发展。”江苏神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从海说道。“通过App就可以对换气机、遮阳卷帘进行远程控制,在外跑生意也可以随时查看大棚情况,进行设备操控,方便得很。”
  在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中,很多生产环节也都用上了移动物联网技术。通过布放在大棚内的感应器,可实现大棚内温度、湿度等各类参数的实时收集与上报,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并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决定是否进行风机、天窗等远程控制,省去了往返田地的劳累。
  物联网 茶园
  从此跟霜冻说再见
  与张从海感同身受的,还有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所长许群峰。种茶十几年来,他最怕的就是春季采茶期的“倒春寒”。如果气温过低,形成霜冻,就会冻伤嫩芽。“谷底的茶叶是最容易冻伤的,以前都要工人特别看护,现在安装了除霜风扇,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据许所长介绍,借助无锡移动打造的茶叶物联网平台,当传感器检测到茶丛顶部气温低于4℃时,平台系统会自动启动风扇,将高空相对温暖的空气吹向茶丛,防止结霜。
  除此之外,移动物联网技术还应用于红茶发酵过程中。对于红茶来说,发酵是其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不同的温度、湿度,甚至发酵时间的长短,都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以往,都是经验丰富的师傅凭手感、香气以及颜色的变化来控制发酵室的环境。长时间下来,可能会造成师傅味觉退化,而且在发酵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发酵室的情况,人特别容易疲劳。应用物联网技术以后,就可以借助茶叶物联网平台,将发酵室的温度、湿度控制在最佳状态,从而得到最高品质的红茶。在宜兴当地,许所长茶厂生产的茶叶,是供不应求的佳品。
  物联网 水产
  螃蟹增收电费减量
  水体缺氧是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虽然可以通过使用增氧机来解决,但因为农户无法掌握水体含氧量,所以都是24小时不间断使用增氧机,浪费电不说,还增加了农户的投入成本。这一直是丁蜀小镇螃蟹养殖户张息芝师傅的心病。
  自从引入移动物联网技术之后,张息芝师傅的烦恼再也没有了。今年螃蟹季,他养殖的螃蟹每亩不仅增收了1000元,而且每亩每月还节省电费80元。每当别人问到他增收诀窍时,他都会高兴地说:“那是因为我们使用了‘高科技’。”张师傅所说的高科技,就是无锡移动打造的水产物联网平台。该平台通过在水塘内布放安装传感设备,依托移动物联网,实时采集塘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数据,并利用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协助农户作出养殖决策。同时,平台还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农户可以在操作间远程看管螃蟹的生长情况,减少人工现场巡查,提升管理效率。
  现在,喜上眉梢的张师傅逢人就夸移动物联网好,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外地养殖户也开始琢磨起安装移动物联网应用。
  同样受益匪浅的,还有连云港东辛农场的管理员。借助连云港移动为其量身定制的水产物联网系统,通过无线多点实时监控,管理员可轻松实现虾塘的实时预警、数据采集、远程增氧、投食。自项目实施后,农场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减小,农场也因此节约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力成本。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在物联网上融合云和边缘计算的三..
下一篇2018年物联网10大预测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