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比客服外包更可怕的是企业将责任外包
2018-09-13 16:10:31 来源:51Callcenter.com 作者:【
关键词:客服外包
 
 温州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不仅让滴滴置身舆论漩涡,其客服系统也受到了巨大质疑。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将客服业务外包给异地的第三方公司,是目前多数互联网公司的通行做法。这种模式导致了一旦客户遇到问题,客服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

  温州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不仅让滴滴置身舆论漩涡,其客服系统也受到了巨大质疑。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将客服业务外包给异地的第三方公司,是目前多数互联网公司的通行做法。这种模式导致了一旦客户遇到问题,客服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北京青年报,9月3日)

  互联网公司外包客服系统,原因有二。第一,节约成本。据报道,除了带有销售业务的客服起薪相对较高外,滴滴一般客服人员的起薪为3000元到5000元不等,这与工作的甲方公司有关——因为客服职位属于劳务派遣,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合约,并非滴滴公司员工。此前,有疑似滴滴前客服的网友爆料称,客服工资只有3000元,而且还半年不交社保。如此低廉的人工成本,即使加上外包公司的中间费用,也比雇佣数量庞大的正式客服员工划算多了。
 
  第二,也是更为现实的考量是,在一些互联网公司眼里,客服外包几乎等同于“责任外包”。按照包括滴滴在内的不少互联网公司客服管理流程,客服实际拥有的服务权限极其有限,只剩下“话术应对”,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互联网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从外包客服到互联网公司管理人员,相对较长的服务链条实现了责任分解,应对客户各类投诉及其他问题时,客服系统最终可以用“我帮您加急”来敷衍,客户始终无法接触到具有最终决定权的互联网公司管理人员。如果事态闹大,互联网公司还可以以客服服务不到位为由,将责任转嫁给外包客服,这其中的责任分解逻辑类似于某些部门曾经出现的甩锅“临时工”现象。
 
  责任链条拉长,对于互联网公司当然有诸多直接和隐形收益,但带来的后果就是,遇到重大危急事件,比如滴滴女乘客反馈的司机性骚扰及更严重性质的其他行为时,客服只会按照既有流程机械应对,继续按照一般性事件加以常规处理。即使客服启动了应急流程,由于管理链条过长、信息传递可能出现的误差,互联网公司相关管理者在没有直接接触客户的情况下,仍然会对客服反馈信息出现误判、轻视等问题,最终耽误宝贵时机。
 
  另外要指出的是,使用外包客服不仅限于互联网公司,还包括大量传统企业,比如家电、手机等领域。企业外包的还不只客服,而是包括售后服务在内的整个服务体系。我就曾遭遇类似事件,使用的手机出现故障,但该品牌手机企业的外包服务网点较少,而且服务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偏弱,动辄就要将手机寄回原厂维修,大大耽误了用户时间。同时,外包服务网点以盈利为目标,还存在收费偏高、随意设置收费项目甚至在维修过程中以旧换新等猫腻。在网上,类似新闻层出不穷,暴露出当下某些企业整体服务体系“外包”的重重弊端。
 
  真正的客服及服务体系,无论是否外包,一线客服人员都必须熟悉相关服务公司的情况。互联网及其他公司必须对客服人员定期培训,细化各类客户投诉的事态研判标准,以及建立用户反馈快速到达公司相关负责人的畅通渠道,公司管理人员要有一套规范的应对流程,从而堵住漏洞。
 
  不仅是互联网企业,也不限于客服系统,而是企业将本应高度重视的服务体系严重弱化,缺乏对客户权益的重视和保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些企业一方面对外宣称“客户第一”,另一方面却在实际运营中,将客户享受完善服务的权益“外包”出去,总想着当甩手掌柜,如此行为,迟早会失去用户和市场。监管部门对于企业此类现象要强化监管,不能让企业逐利红了眼,而无视自身义务,继续任性地将服务与责任一并“外包”了出去。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带一路”服务外包首选24个国家
下一篇网约车平台应改变思维 客服需成为..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发展需要,有共赢合作、战略创投意向的个人或机构,请联系咨询:
(电话)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邮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