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云网络设计:应用程序准备好了,但基础架构呢?
2011-08-26 10:08:31 来源:TechTarget 作者:【
关键词:云网络 基础架构
 
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篇IDC报告中,分析员预计到2012年,“85%的新增企业应用程序将专门为支持在云中部署而进行设计。”

  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篇IDC报告中,分析员预计到2012年,“85%的新增企业应用程序将专门为支持在云中部署而进行设计。”分析人员指出,IT专业人员将拥有能够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的企业云网络设计。

  Ken Duda是云专家Arista Networks的软件工程副总裁,他警告说:“每一个云公司都会先准备好网络;然后再部署40至80台服务器。”他补充说,想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先理解新拓扑和网络,同时该网络应该是同质的,并且要尽可能自动化。

  云网络设计的最重要问题:云的类型

  存储行业集团SNIA UK的Glyn Bowden说,企业必须首先理解云模型方式:公共型、私有型或混合型。大多数企业最终都会实现一种混合云,它是指在同一个系统中同时使用公共和私有组件。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什么?在有了存储之后,这种云就相当于在不同的云中实现了不同的数据层。同时,对于业务系统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在私有云中挂载高度敏感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而将管理或计费工具部署到公共云中。

  这种选择是依靠成本和用例需求的权衡作出的。例如,使用公共云进行存储可以避免购买和建设基础架构,并且它还能够解决备份需求。但是,如果企业需要快速恢复,那么所需要的低延迟连接会很昂贵。同时,私有云可能需要更多的建设费用,但是这些投资一般会带来回报,如灵活性和实现最优的紧密流量管理的能力。

  这种决定也可能由于所涉及的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EMC Consulting EMEA的副总裁Sandra Hamilton说:“您需要在工作负载上增加过滤器——首先是经济因素,然后是信任度,最后是技术因素。”她解释说,工作负载有不同的信任度要求,其中“信任”包括速度、性能、安全性等。在一个工作负载中,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可能决定采用传统架构,而对于另一个工作负载,基于经济和信任度的考虑可能会选择公共云。但是,即使到现在也可能还不存在一个符合要求的公共云服务,所以公司可能必须采用私有云模式。

  软件公司CA的云解决方案副总裁Chris Rae建议,一般来说,许多公司可以“先在内部部署用于测试和开发的私有云。”

  云网络拓扑的区别

  当IT部门决定采用私有云或混合云时,它通常必须考虑采用一种宽阔的扁平网络,它更适合数据和应用程序在服务器间实现水平(东西向)移动。这使团队能够调整应用程序对处理能力和带宽的使用。在一个传统网络中,数据主要是先流向核心网络,然后再通向下游的聚集层,这就是所谓的南北向移动。

  本地化的云网络设计

  为了满足服务水平协议而增加速度和减小网络延迟的需求也意味着需要在本地执行更多的工作。Johan Ragmo是Alcatel-Lucent的北欧数据业务开发经理,他指出,其中一种解决方法是在交换机中部署一个应用程序服务模块,这样有一些任务(如安全性和负载均衡)可以在机架中完成。

  这种方法与Alcatel-Lucent、Brocade和思科等公司的捆绑方法配合,将服务器、存储和交换机整合到一个预先经过测试且现成可用的组件、机架、机箱或容器中。这里的概念是,一旦将一个标准组件连接到自动分发层,所有包括的组件都会被添加到云资源池中。

  另一个防止延迟和优化传输的方法是实现网络自动化,不仅支持资源分配,也支持网络配置管理。

  “要自动化分配和工具——计算、网络和存储。您必须使人从这些过程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去做更多重要的工作。而且容量是非常重要的,您需要实现容量的自动化管理和建模,所以您要运行在90%至95%的负载水平,但是一定不要达到110%,”CA的Rae说道。

  最终,云计算还有一个黄金理想目标:提供符合既定服务水平的业务应用程序和数据。Rae说,虽然网络基础架构的简化和扁平化很重要,但是这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在我看来,出发点并不是技术或硬件层;而是您将该服务水平交付的业务服务。意思就是,您需要提供金、银、铜等不同水平的大、中、小型服务。”他说,这个黄金比例是80/20——其中80%的需求占用了20%的成本。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黑客攻击再翻新 云计算面临安全威..
下一篇惠普转型云计算失先机 IBM已到“..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